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是指对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报告、调查、处理的制度。因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从行政力量上保障了劳动者安全事故救助权的实现,这是职业健康权作为社会性权利的一个突出属性,体现了这一类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于国家公权力的保障。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是指对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报告、调查、处理的制度。这项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有效组织用人单位、国家、社会力量开展对劳动者的救助、治疗,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和损失,并督促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预防事故再次发生。同时事故的调查、定性、处理,也成为劳动者获得过错方损害赔偿的基本前提。因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从行政力量上保障了劳动者安全事故救助权的实现,这是职业健康权作为社会性权利的一个突出属性,体现了这一类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于国家公权力的保障。

(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

我国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4个等级: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万元以上5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 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对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而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事故情况时,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www.xing528.com)

(三)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四)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