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事责任是个人独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主体因实施违约、侵权行为等应对第三人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个人独资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三)刑事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了独资企业法律关系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31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因此,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

民事责任是个人独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主体因实施违约、侵权行为等应对第三人承担的责任。民事责任多为财产责任,具有补偿性,以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原则。如投资人委托或聘用的人员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时违反双方订立的合同,给投资人造成损害的、投资人委托或聘用的人员侵犯个人独资企业财产权益,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都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行政责任

在各种法律责任中,行政责任是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最主要的责任种类。行政责任是个人独资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五章规定对于提交虚假文件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企业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使用的名称与其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名称不相符合的;涂改、出租、转让营业执照或者伪造营业执照的;未领取营业执照,冒用个人独资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后未按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等行为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责令改正”“限期改正”“责令停业”“责令停止经营活动”“责令限期办理变更登记”“责令退还侵占的财产”“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多种行政处罚的形式。登记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登记或者超过法定时限不予答复的,则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www.xing528.com)

(三)刑事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了独资企业法律关系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个人独资企业及其投资人在清算前或清算期间隐匿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对于投资人委托或聘用的人员侵犯个人独资企业财产权益构成犯罪的;个人独资企业登记机关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申请予以登记,或者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不予登记构成犯罪的;个人独资企业登记机关的上级部门的有关主管人员强令登记机关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予以登记,或者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不予登记的,或者对登记机关的违法登记行为进行包庇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独资企业法》中规定刑事责任的条款都是引述性条款,即《个人独资企业法》并未创立新的罪名,它所规定的需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应适用《刑法》的有关规定来定罪处刑。

在投资人的财产性法律责任中,还有一个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冲突协调问题。《个人独资企业法》第43条规定:“投资人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就确立了投资人财产性法律责任的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投资人的财产足以承担各项法律责任时,分别承担;不足以承担各项法律责任时,民事赔偿责任优先承担。如果不同的司法机关分别对投资人作出财产性法律责任的裁决,也要按此原则处理,即使先作出行政、刑事裁决的,也不能置民事债权人利益于不顾,其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处理机关可依据该条规定与其他司法机关协调,先行用投资人的个人财产承担民事赔偿责任。[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