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研入门:理解社科研究中的理论作用

科研入门:理解社科研究中的理论作用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要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在读实证文章或写实证文章的时候,如何理解“理论”这个东西。在科学研究中,“理论”从某个角度来讲就帮我们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地为我们拨云见日。从学术文章的角度来讲,一篇好的文章必然需要有效地结合数据和理论;而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体会到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以及社会科学中理论的独特性。

科研入门:理解社科研究中的理论作用

本节要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在读实证文章或写实证文章的时候,如何理解“理论”这个东西。

坦白讲,说起“理论”二字常给人退避三舍的冲动,它听上去就跟“枯燥”“晦涩”“复杂”等形容词脱不开干系。“理论”二字貌似总离我们每个个体太远,离生活太远,跟它有关的图像总夹杂着枯燥的反复背诵和机械记忆。

曾经有一次在听吴伯凡的音频节目时,有人问他是如何在《冬吴相对论》中做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对那么多大部头和经典文字都能信手拈来。吴伯凡说,其实引用经典没什么特别的理由,无非是为了“省事”二字。很多道理和解释,如果用我们平常人的话说出来就需要连篇累牍、长篇大论,但是有了这些经典的文字,几句话就能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入木三分——既然有这么省事的工具,为何不拿来一用?

在科学研究中,“理论”从某个角度来讲就帮我们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地为我们拨云见日。它是学者提出新研究假设的灵感来源,是学者对新事物进行解释的根源性指导,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www.xing528.com)

仔细观察某一个学科的核心理论,你会发现它里面凝聚了学术研究所独具的一种细腻的美感:它无比精致、精准、严丝合缝、一丝不苟;它是聪明人给世界留下的礼物;它是厚重的,也是不张扬的、不喧哗的;它像某个匠人精心打造一生而留下的精美工艺。

从学术文章的角度来讲,一篇好的文章必然需要有效地结合数据和理论;而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体会到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以及社会科学中理论的独特性。

于是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聊聊以下几个每个社会科学研究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本节我们将集中聊聊什么是理论、为什么要有理论,以及相比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有什么特点;下一节我们将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写实证文章时有效运用理论,如何在你的论文里有效连接理论和数据,以及给出连接理论和数据的具体示例和练习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