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正学:贲卦,山象静止,慎思谨虑

周易正学:贲卦,山象静止,慎思谨虑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卦艮山,象征静止,所以《象传》发挥为“无敢折狱”,即慎思谨虑,不能轻率随意地判决关乎人民权益的诉讼案件。因此,虽被羞辱,最终仍然吉祥。表明上九居高位而无奢求,心满意足。

周易正学:贲卦,山象静止,慎思谨虑

贲:亨,小利有攸往。

《象》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彖传》说:卦辞“贲bǐ(贝壳的光泽,有文饰之义)能亨通”,是由于原上卦坤的阴柔(上六)来到原下卦乾取代九二而成六二,以文饰上下两个阳刚。阴阳相文(通过交流互亲互美),所以能亨通。下卦原乾卦分出中间的九二与上六交换而成上九,以文饰下面两个阴柔,所以“小利有所进取”。“刚柔相文”是天文,即自然之文。“文明以止”,到达文明(下卦离)目标而停止(上卦艮),则是人文,即社会之文。观看天文,可以察知时节的运动变化;观看人文,则可教化万民,建成和谐美好的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象传》说:山(上卦艮)下有火(下卦离),是“贲”的卦象。下卦离火,象征光明,所以《象传》引申为“明庶政”,即弄清政务中有关民众的许多具体事节。上卦艮山,象征静止,所以《象传》发挥为“无敢折狱”,即慎思谨虑,不能轻率随意地判决关乎人民权益的诉讼案件。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象传》说,初九“舍弃坐车而徒步行走”,是从道义出发,安守下位,坚持艰苦朴素而不乘车的。爻辞说“贲其趾”,因为初九位于最下层,如同刚开始文饰脚趾。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象传》说:“文饰他的胡须”,是与上司配合以求兴盛。“上司”指居六二之上的九三,二者阴阳相比。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www.xing528.com)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象传》说:“永远纯正而保吉祥”,表明九三最终不会受到欺凌(“陵”通“凌”)。所谓“欺凌”,主要来自六四:以柔乘刚。但九三纯正自守,与六二亲比无间。如爻辞描述:“贲如濡如”,文饰得十分滋润。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爻辞说:“六四文饰得白白的,乘坐白马像鸟(翰为坚长的鸟羽)一样飞去。不是去做盗贼,而是去办婚事。”(六四与初九阴阳相应,唯须飞跃九三与六二方可会合。)《象传》说“当位疑也”,是说六四居近臣之重要位置,既欲保持正统,为君主六五效力;又心系初九,欲成个人婚事,遂生疑虑。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笺笺。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象传》说“有喜”,可从两方面解释,一是“贲于丘园”,选择山丘园地加以文饰,当为喜庆之事;二是“束帛笺笺”,文饰只用了很少的(笺笺)一束丝绢,表明六五身居尊位而有注重节约的喜好。因此,虽被羞辱,最终仍然吉祥。

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象传》说:“素白朴实的文饰,没有过错。”表明上九居高位而无奢求,心满意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