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的敌人:鼻黏膜战役,医生治疗指南

身体的敌人:鼻黏膜战役,医生治疗指南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鼻腔里的鼻黏膜不停地分泌黏稠的分泌物,像胶水一样把病原体牢牢地粘住。它们首先要根据前方传来的战报——“抗原”的性质,来决定启动T细胞部队还是B细胞部队。这次的外力支援需要医生的帮助,经过问诊、查体、化验检查等步骤,医生会找到作案的病原体,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医生的帮助和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我们的身体会逐步恢复正常。

身体的敌人:鼻黏膜战役,医生治疗指南

我们的第一道防御系统除了皮肤,还有黏膜,例如口腔黏膜、鼻黏膜、胃黏膜等,它们在默默地守护我们的身体,经常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赶走了病原体

病原体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我们每一次呼吸时,病原体都会随着空气欢呼着进入我们的鼻腔。鼻腔里的鼻黏膜不停地分泌黏稠的分泌物,像胶水一样把病原体牢牢地粘住。被粘住的病原体越来越多,黏稠的分泌物也越来越多,鼻毛就开始摆动起来,像扫地机一样,把它们堆积在一起。鼻毛的舞动牵动了鼻腔里的末梢神经,末梢神经向大脑传递信号——“请求发射!”“阿嚏”一声,你的鼻涕就通过喷嚏发射了出来,病原体沮丧地回到了空气中。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体弱的病原体被干掉了,也有身强力壮(致病力强)的病原体冲破鼻黏膜分泌物阵法的阻挡,冲杀到咽喉部位,甚至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支气管。这里温湿度适宜,生存环境极佳,它们开始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同时产生很多有害物质(致病因子)。

它们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巡警”白细胞的警觉,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就像“步兵”,它们与病原体兵戎相见,一阵厮杀过后,伤亡过半。然后更多的白细胞拥来加入战斗,当然也少不了大块头的“坦克兵”吞噬细胞。可这次的病原体太强大了,吞噬细胞在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中发觉异常,立即发出“警报”,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在接到警报后立即进行数据分析。它们首先要根据前方传来的战报——“抗原”的性质,来决定启动T细胞部队还是B细胞部队。

一般来说,T细胞部队就像“火箭军”,利用细胞因子实现远程精准打击;而B细胞部队就像“特种兵”,用抗体直接与抗原结合,稳准狠地消灭病原体。通常情况下,战斗到这个阶段,基本就快结束了。被杀灭的病原体和死伤的白细胞会被支气管黏膜的分泌物包裹,越来越大,支气管黏膜上布满的纤毛开始摆动,把分泌物往外扫。同样,气管黏膜下的末梢神经会请示大脑——“请求发射!”“咳咳咳!”随着咳嗽的发生,痰带着病原体离开了我们的身体!没有死亡的病原体随着痰和口水被喷回到了空气中,等待着进入下一个人体的机会。(www.xing528.com)

但如果这次的病原体极其强大,又会怎么样呢?假设它们自身的繁殖速度极快,超过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能力;同时,病原体产生了大量的毒素,就像工业废水排入河道一样,侵入血管,顺着血流送往全身。毒素到达大脑,体温中枢接到“警报”,立即发出“体温升高”的指令,想通过改变内环境的方法,让病原体失去舒适的生活环境。肌肉接到“体温升高”的指令后,开始寒战,也就是我们感觉浑身发冷、哆嗦、肌肉酸痛、无精打采的状态,这是肌肉为了实现体温升高而进行的“快速运动”。

这时候,你会有气无力地告诉妈妈:“我发烧了!”这也是免疫系统在通知你:“我们需要外力支援!”这次的外力支援需要医生的帮助,经过问诊、查体、化验检查等步骤,医生会找到作案的病原体,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医生的帮助和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我们的身体会逐步恢复正常。同时,淋巴细胞会对入侵的病原体进行“拍照留档”,并记入“病原体识别系统”,一旦这个病原体再次入侵我们的身体,免疫系统就会立即启动远程精准打击,不会再让它轻松入境了。

这就是机体免疫系统,是不是很精彩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