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毒的威胁与恐怖-身体的敌人

病毒的威胁与恐怖-身体的敌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毒是微生物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病毒与我们和平共处。进一步研究后,他证明了这种未知的病原体的存在,并命名为“滤过性病毒”。伊万诺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在我们身处的环境中,存在着无数微小的病原体,其中就有病毒。此时的病毒更像是不起眼的灰尘。可是,一旦进入了我们人体,病毒便像是有了思想,它占领我们的细胞,控制细胞来实现自己的繁殖,这真的很可怕。

病毒的威胁与恐怖-身体的敌人

病毒是微生物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病毒与我们和平共处。

最早发现病毒的人,是19世纪一个叫伊万诺夫斯基的俄国科学家。他从一些皱皱的、长满黄斑、接近坏死的烟草叶子中提取出了汁液,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过滤掉了汁液中的致病细菌,再用这种已经无菌的汁液擦拭正常的烟草叶子,结果原本健康的烟叶也患病了。这说明,无菌的汁液中一定还存有比细菌更微小的病原体。进一步研究后,他证明了这种未知的病原体的存在,并命名为“滤过性病毒”。伊万诺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

虽然我们用光学显微镜放大800倍可以看到细菌,但病毒只有细菌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大,是一种极其微小的个体,微小到我们用光学显微镜都无法看到它,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发现。如果我们把细菌想象成一个成年人,那么病毒就像是这个人手里拿着的一个鸡蛋。

所以,直到1933年,英国物理学家卢斯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从1000倍提高到了10000倍,病毒的模样才终于进入了我们人类的视野。(www.xing528.com)

看清了病毒的真面目,科学家们却犯了难——病毒该不该被定义为生物?这成了一个特大的难题。

在我们身处的环境中,存在着无数微小的病原体,其中就有病毒。在进入我们的身体之前,病毒呈现的状态完全没有生命特征,它不会自主繁殖,不会排泄,不会自主呼吸,无法生长……此时的病毒更像是不起眼的灰尘。

可是,一旦进入了我们人体,病毒便像是有了思想,它占领我们的细胞,控制细胞来实现自己的繁殖,这真的很可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