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研究:结构与特征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研究:结构与特征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4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的四层级结构与一般特征分析上述不同层级在功能上存在重叠的情况。连接是为了传导,如果没有传导,连接并不能产生实际的作用,在操作层产生的数据,与展演层是存在物理连接的,但是教师怎么利用这些流动的信息会决定连接实际产生的作用,可见传导的“开关”在教师的手里。作者仔细分析教学发生的过程发现,不同的教师对于信息源的利用情况不同,这就反映了其对传导“开关”的控制方式不同。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研究:结构与特征

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具有四层级结构:外显的两层表现在实训室当中,即操作层与展演层;还有内隐的两层是处于实训室之外的,与外显的两层形成互补关系,即交流层与支持层。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的四层级结构与一般特征分析如表3-4所示。

表3-4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的四层级结构与一般特征分析

上述不同层级在功能上存在重叠的情况。例如,交流层的载体表现为课后的讨论区、基于网络的班际交流区、基于资料的资源等;支持层主要由企业提供教学支持,如技术保障、教师培训、活动组织、教学指导,也提供各种层次的交流。四个层级都有信息交流的功能,只是交流的层次与内容不同而已。

四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如图3-4所示。

(www.xing528.com)

图3-4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的四个层级之间的关系

十分值得关注的是这四个层级之间的连接与传导,如图3-5所示。这种连接是虚实结合的,实的连接是通过数据、互联及物联等手段实现的,虚的连接是通过人际关系实现的。

图3-5 四个层级之间的连接与传导

信息流动的角度看,不同层级之间又是平行的,任意两个层级之间都存在信息流动的通道及信息流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流动得越通畅,表明教学中的互动性越好,取得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连接是为了传导,如果没有传导,连接并不能产生实际的作用,在操作层产生的数据,与展演层是存在物理连接的,但是教师怎么利用这些流动的信息会决定连接实际产生的作用,可见传导的“开关”在教师的手里。作者仔细分析教学发生的过程发现,不同的教师对于信息源的利用情况不同,这就反映了其对传导“开关”的控制方式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