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研究:主要方法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研究:主要方法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研究的需要,且为了使研究的相关分析更加深入,本研究同时采用了以下专门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7]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立项研究课题“中职专业课‘研培一体’式教学调研的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为朱孝平。[8]朱孝平,张剑平.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5-10.[9]行动案例将以研究档案与交流资料的方式呈现,本书中只采用其中的一小部分。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研究:主要方法

本研究力图体现实证研究的思想,在资料获取等方面大量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在研究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在具体的研究载体上则选择案例进行研究。

根据研究的需要,且为了使研究的相关分析更加深入,本研究同时采用了以下专门的研究方法:

(1)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属于定性研究,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理论。这是一种自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2)情态分析法。“情态”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人的情感与情绪的状态,如紧张或放松,快乐或悲伤,热爱或憎恨,等等。通过情态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在活动中的体验。本书的研究中,作者借鉴情态分析的思路,从学习者的原始文本性资料出发,建立量化分析的框架

(3)德尔菲调查法。德尔菲调查法(Delphi method)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或德尔菲法,调查者通过拟定调查表,按照规定的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意见征询,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函件的方式提交意见。经过几轮反复征询与意见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较高一致性的集体判断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方法并不是平行的关系,也不存在简单的层级关系,本研究会根据需要综合交叉采用上述研究方法,其运用场合如表1-1所示,具体运用方法及过程见相应的章节。

表1-1 主要研究方法及其运用场合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

[2]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3]陶双双.对行动导向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8):30-33.

[4]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新一轮“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2018—2010)”的通知》,浙教计〔2008〕137号.

[5]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教职成〔2012〕116号.

[6]数据来源:浙江省教育厅有关统计资料。

[7]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立项研究课题“中职专业课‘研培一体’式教学调研的实践研究”(SC128),课题主持人为朱孝平。

[8]朱孝平,张剑平.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7):5-10.

[9]行动案例将以研究档案与交流资料的方式呈现,本书中只采用其中的一小部分。(www.xing528.com)

[10]以“实训教学”与“虚实融合”为主题词检索到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蔡冬林.高职院校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23):165-166.

[11]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12]张剑平,许玮,杨进中,等.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概念、特征与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9.

[13]曹晓欢.电工电子在线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4]宣冶.“模拟电子技术”虚实结合实验环境的构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5):67-69.

[15]赵志群,董艳,武悦.综合训练学习系统的开发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4):70-73.

[16]杨进中,张剑平,李杭彩,等.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增刊):157-160.

[17]在作者开展的公共实训基地推进调查工作中,各学校反映,可以买到各种实训设备与产品,但是找不到专门的公司帮助设计实训教学环境,这说明实训教学环境的设计已成为一个需求热点

[18]柳栋.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实施[EB/OL].[2014-12-12].http://www.doc88.com/p-6065986612095.html.

[19]李红美,许玮,张剑平.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及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3-29.

[20]蔡苏,宋倩,唐瑶.增强现实学习环境的架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14-119.

[21]FIDOPIASTIS C,STAPLETON C,WHITESIDE J D,et al.Human experience modeler:contextdriven cognitive retraining to facilitate transfer of learning[J].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6,9(2):183-187.

[22]BIRCHFIELD D,MEGOWAN-ROMANOWICZ C.Earth science learning in SMALLab:a design experiment for mixed re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2009,4(4):403-421.

[23]TOLENTINO L,BIRCHFIELD D,MEGOWAN-ROMANOWICZ C,et al.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mixed-reality science classroom.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Technology,2009,18(6):501-517.

[24]XIANG O C,ANN T T,HUI C Y,et al.Effectiveness of gamification in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G]//BUSCH C.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Games Based Learning.[S.l.]: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Ltd.,2014:636-644.

[25]BILLINGHURST M,KATO H.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J].Communications of 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CACM),2002,45(7):64-70.

[26]KAUFMANN H,SCHMALSTIEG D.Mathematics and geometry education with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J].Computers&Graphics,2003,27(3):339-345.

[27]BRESSLER D,BODZIN A.A mixed methods assessment of students,flow experiences during a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science game[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13,29(6):505-5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