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型桶式基础结构技术与实践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新型桶式基础结构技术与实践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拖带桶式基础结构的起重船与半潜驳对头定位抛锚,连接桶式基础结构和半潜驳四角系船柱上的控制缆绳,连接起重船与桶式基础结构之间的拖带缆绳,操作人员检查管道及阀门连接情况。长途拖带时待结构完全移出半潜驳后,连接后方控制船和后方控制缆,桶式基础结构上的施工人员将半潜驳的四根控制缆松开,由半潜驳上的人员收回,进行拖运。

新型桶式基础结构技术与实践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5.3.2.1 平台及管道安装

操作平台在预制厂完成安装:在桶体顶部设置钢管支架,安装吊车进行吊装操作平台到支架顶部,人工配合拧紧固定螺栓。将操控平台上带有编号的金属软管与相应桶体上的接口对接。连接后进行检查,保证接口气闭严密,编号对应正确。控制平台的操作人员实验性地将空压机按编号依次打开充气,桶体基础结构上的指挥人员检验相应编号胶管内气体流动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时,应安排专人对胶管及管件连接处检查和维修。全部正常后,可关闭空压机,等待下一步气浮施工。操作平台示意如图5-28所示。

5.3.2.2 船舶站位

图5-28 操作平台图

桶体上船后由半潜驳运输至下潜坑通过GPS进行抛锚定位,定位完成后通过打水砣测水深确认位置正确。拖带桶式基础结构的起重船与半潜驳对头定位抛锚,连接桶式基础结构和半潜驳四角系船柱上的控制缆绳,连接起重船与桶式基础结构之间的拖带缆绳,操作人员检查管道及阀门连接情况。船舶抛锚站位如图5-29所示。

图5-29 船舶抛锚站位示意图(www.xing528.com)

5.3.2.3 半潜驳下潜

根据半潜驳抽排水性能不同,提前下潜确保潮水涨至平潮时拖带出驳,确认排水、排气阀门保持打开状态,半潜驳开始第一次下潜,各桶体第一次下潜至规定吃水时停止下潜。下潜过程中检查各阀门排气是否正常,如发现管道堵塞情况应处理后重新施工。用手感觉气体排放完成后关闭所有排水、排气阀门。阀门关闭后控制缆绳人员就位,实施第二次下潜,下潜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桶体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控制室人员观察气压变化,待桶体下潜至起浮前1.5m时停止下潜,拉紧拖带船舶与桶体拉环之间的缆绳,充气船靠近桶体,连接充气船与操作平台之间的气管。而后继续下潜至施工浮运吃水,桶体浮起,工人拉紧四角控制缆绳,防止桶体撞向半潜驳墙体。半潜驳下潜示意如图5-30所示。

图5-30 半潜驳下潜示意图

5.3.2.4 气浮拖带

气浮稳定后,开动起重船锚机缓慢将桶式基础结构移出半潜驳,移动过程中缓慢加力,同时收放塔楼上与半潜驳连接的绳缆控制桶式基础结构,确保拖轮缓慢并平稳地将基础结构牵出半潜驳,如图5-31所示。长途拖带时待结构完全移出半潜驳后,连接后方控制船和后方控制缆,桶式基础结构上的施工人员将半潜驳的四根控制缆松开,由半潜驳上的人员收回,进行拖运。拖航过程中通过抽排气保持桶体浮游吃水,拖航速度不大于2节。安排两条交通船在两侧观察吃水深度,并随时报告操作平台调度人员,调度人员根据平衡状况指挥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干预调平。

图5-31 桶体出驳拖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