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运工程桶式基础结构施工技术及实践

水运工程桶式基础结构施工技术及实践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针对桶式基础结构预制或制作做出如下规定:模板体积大、高度高,制作前应进行模板设计和验算,确保模板使用时的变形尺寸满足标准要求。注意错开搭接焊缝,保证处于同一断面的接头小于断面钢筋总数量的一半。为避免顶部浮浆过多,分层减水。有较高的气密性要求,施工缝的处理作为重点进行控制。二次浇筑前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

水运工程桶式基础结构施工技术及实践

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针对桶式基础结构预制或制作做出如下规定:

(1)模板体积大、高度高,制作前应进行模板设计和验算,确保模板使用时的变形尺寸满足标准要求。

(2)底模板支立时,首先清理地坪,放线测量桶式基础位置,安装钢底模板。桶式基础的外形尺寸主要由底模板控制,底模板的加工和安装要求精确,高差小于5mm,安装好后的钢底模板要求整体性好。侧面用三角橡胶条防止混凝土漏浆。

(3)侧模板支立,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先支立外侧模板,再安装内模板。利用装拆模架先将各个仓室的侧模板拼装好,每个仓室的侧模板分别整体吊装。模板整体调整、加固,通过验收后浇筑混凝土。为保证浇筑成品的几何尺寸符合规范标准要求,支立模板层层控制垂直度、标高和平面尺寸,螺栓紧固。

(4)基础桶体外壁、隔墙及顶板除负压下沉需要的预埋钢管外,其他严禁开设孔洞。

(5)模板支立前,先将表面清理干净,均匀涂刷好脱模剂,脱模剂采用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适用钢模板脱模、脱模后混凝土表观美观的品种。

(6)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拆除模板,拆除后的模板应清理干净,涂刷好脱模剂。

(7)钢筋加工前,先进行平直、除锈、除油污等处理。

(8)绑扎钢筋时,按照由内向外、由纵向到横向的顺序进行绑扎。(www.xing528.com)

(9)钢筋绑扎要求一次成型,钢筋制作时采用对焊接头,现场绑扎的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其他尽可能采用对焊接头。注意错开搭接焊缝,保证处于同一断面的接头小于断面钢筋总数量的一半。预制盖板时注意预留上筒的趾板钢筋和搭接钢筋。

(10)钢筋布置、绑扎尺寸、规格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成型后有足够的刚度,避免成型后的钢筋骨架弯曲变形。扎丝统一向内侧按倒。

(11)钢筋绑扎时注意避开圆台螺母

(12)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机械制作,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不低于构件本身的设计要求,垫块的厚度偏差满足规范和标准。垫块支垫牢固,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保证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不发生位移与变形。

(13)混凝土考虑掺加阻锈剂等因素,按规范要求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

(14)混凝土振捣时,先外后内,振捣间距300mm,每一振点的持续振捣时间为15~20s,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浆和不再沉落为度。振捣棒垂直插入混凝土中,并快插慢拔,上下抽动,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不小于5cm。为避免顶部浮浆过多,分层减水。

(15)为了控制好每层混凝土的振捣,在振捣棒软管上,用胶布等做好标记,根据标记控制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

(16)有较高的气密性要求,施工缝的处理作为重点进行控制。一般在下层混凝土中间压凹槽并设膨胀橡胶条,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不要过大,浇筑完毕后,将顶部的浮浆排出。二次浇筑前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先用水充分湿润老混凝土表面层,低洼处不得留有积水,并且使用界面剂,然后铺一层厚度为10~30mm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小于混凝土的水灰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