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附着率对汽车行驶能力和安全性的影响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附着率对汽车行驶能力和安全性的影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着率是指汽车在直线行驶的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图5.11附着率随车速变化的关系为了保证汽车的行驶能力和驾驶安全性,应采取一些方法对附着率进行改善,如:改善车身形状,或者增加一些辅助的空气动力学装置以降低空气升力系数,达到减小附着率以改善操纵稳定性与动力性的目的。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附着率对汽车行驶能力和安全性的影响

附着率是指汽车在直线行驶的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不同的直线行驶工况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是不一样的。在较低行驶车速下,用低速挡加速或上坡行驶,驱动力发出的驱动力大,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大。此外,在水平路段上以极高车速行驶时,要求的附着系数也大。

汽车的附着系数是指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最大极限值(附着力)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的比值。

驱动轮的附着率不能大于地面附着系数,汽车驱动轮的附着率可以由发动机、传动系统的参数及汽车的行驶工况来确定。

汽车的动力性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动力装置(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所确定的驱动力;二是汽车的附着性能。如果动力装置确定的驱动力足够,而附着性能不足,那么汽车驱动轮就会打滑,汽车难以正常行驶,由此可见汽车附着性能的重要性。汽车驱动轮的附着率是汽车驱动轮在不发生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它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驱动轮的附着率不能大于地面附着系数,否则就会打滑而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所以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附着率远离附着系数(向小于附着系数的方向),打滑的机会就会少一些,通常希望附着率小一些。

影响汽车附着率的因素较多,比如汽车总布置情况(轴距、质心高度、质心到前后轴的距离等)、车身形状、行驶状况(加速度大小等)、实际的道路坡度等。此外,车速也影响到附着率,由于车速升高,空气升力增加,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下降,切向反作用力增加,因此,附着率随着车速增加而增大,如图5.11所示,图中CLr为空气升力系数。(www.xing528.com)

图5.11 附着率随车速变化的关系

为了保证汽车的行驶能力和驾驶安全性,应采取一些方法对附着率进行改善,如:

(1)改善车身形状,或者增加一些辅助的空气动力学装置以降低空气升力系数,达到减小附着率以改善操纵稳定性与动力性的目的。

(2)调整汽车的总布置,变动前、后轴的轴荷以减小驱动轮的附着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