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国陷入危机:战败后元气大伤!

秦国陷入危机:战败后元气大伤!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简公十二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了晋国的魏氏、赵氏和韩氏为诸侯。现在有可能帮助秦国的只有齐、楚两个大国。在三晋之中,和秦国领土相邻的只有魏、韩两国。宜阳被夺的消息震动了三晋,迫于秦国在后方的骚扰,三晋暂时放松了对楚国的进逼,将部分兵力转向了西方。秦国遭此大败后元气大伤,已经到赔老本的地步了。因此,对于秦惠公的贸然反击,秦国国内对其批判声迭起,而秦国也因此陷入了更深的政局动荡之中。

秦国陷入危机:战败后元气大伤!

秦悼公十五年(前477),一生无所为的悼公去世了,他的儿子继位,是为秦厉共公,《史记》里作秦刺龚公。不管是“厉”还是“刺”,从这谥号来看,他留给后人的印象怕是不怎么好的。至于“共”和“龚”,这两字是通假字,为知错能改之意。看来,他倒也不见得多坏。

继承秦厉共公的是秦躁公,有谓“好变动民曰躁”。看来,这个君王的评价比他的父亲更糟了,他父亲好歹还有一个“共”字,到了他这里,就单留个坏的字了。

继承秦躁公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经由大臣们从晋国迎回来的秦怀公。只过了四年,秦怀公便遇上了大臣政变。秦怀公失位后,卿大夫为了掌控实权,便立了秦怀公的孙子即位,是为秦灵公。秦灵公期间也没发生多少大事。灵公去世后,本应该由其子公子连继位,但时在晋国的悼子,在秦国一些实权大臣的支持下回国夺位,是为秦简公。

秦国自秦厉共公到秦简公这里,政局动荡,国力衰退,这就势必引起外部势力的觊觎,它的东方邻居也开始伸出贪婪的双手。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它的邻居已经不是那个以晋为名的大国,而是一个被称为魏的新兴势力。

早在晋国兴盛之时,六卿制度便在这块土地上生根落地。晋国的六卿在分权的同时也时刻进行着争权行动,最后形成了以韩、赵、魏、智、范、中行为六家的争权局面。后来,范、中行两家败下阵来,从此晋国的六大家族变成了四大家族,形成智氏独大,韩、赵、魏三足鼎立的局面。

晋阳之战中,智氏想要以一吞三,不料却被三合攻一。多亏了魏氏和韩氏能及时醒悟,不然待赵氏一灭,那土地还不是被智氏所吞并,他们两家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呢?到了那个时候,智氏将更加强大,他们两家就算联合,怕也对抗不了。

智氏一灭,三家平分其势力。从此,在晋国内部,赵氏霸北,魏氏居西北,韩氏偏东南,形成了三家鼎立的局面。

三家一鼎立,当然就要继续他们的明争暗斗了。但是,三家势力平分,谁也赢不过谁,也都不愿去触怒对方。就因为这样,才有了魏氏和秦国的冲突。

在这个时候,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改革,任用吴起进行军事创新,开创了日后魏国的百年霸业。同时它也作为领头羊,向世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喊声:时势所需,唯有变法。(www.xing528.com)

看到这里,秦简公才明白了始末,原来邻居魏氏如此强大。秦简公既然明白了邻居强大的良方,也就明白自己下一步该走向哪里了。于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的改革便在秦国展开了,而在军事体制方面,秦国却还没有触动到。因此在秦简公这里,秦国虽然开始变革,却没有走上富强的道路。

秦简公十二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了晋国的魏氏、赵氏和韩氏为诸侯。三家分晋作为一个信号,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历史正式进入了七雄并立的战国时期

秦简公十五年(前400),简公去世了,他的继任者是秦惠公。秦惠公即位的前四年内,秦、魏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值得一提的战争。到了秦惠公四年(前396),魏文侯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给他的后代们留下了一个强盛的魏国。继承魏文侯的是那个在伐秦事业上立下了累累功绩的儿子——太子魏击,是为魏武侯。

就在武侯即位的三年后,魏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秦攻伐。秦惠公对于魏国的来犯并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唯一能行的,还是一如既往地拉拢同盟

现在有可能帮助秦国的只有齐、楚两个大国。可是,齐国当时正经历着内乱,加上三晋联兵已经攻进齐国迫使齐君割地求和,因此,齐国对秦国并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而楚国,此时正好需要一个政治伙伴分化三晋的力量,减轻自己的压力,于是秦、楚达成了一致目标——联合对抗三晋。

在三晋之中,和秦国领土相邻的只有魏、韩两国。魏国强韩国弱,因此,秦惠公趁着三晋联合对楚之时,不失时机地派出大军进攻韩国,顺利地攻下了韩国宜阳六座城池。宜阳被夺的消息震动了三晋,迫于秦国在后方的骚扰,三晋暂时放松了对楚国的进逼,将部分兵力转向了西方。秦惠公十年(前390),魏武侯下令出军援助韩国,最终在武城与秦国进行激战,结果不分胜负。

秦惠公十一年(前389),惠公抱着拼死一搏的决心,领着大军五十万来到了阴晋,在这里摆开了阵势,准备和魏军来一场大决战。而魏国则由吴起领军五万迎战,最终大败秦军。

秦国遭此大败后元气大伤,已经到赔老本的地步了。因此,对于秦惠公的贸然反击,秦国国内对其批判声迭起,而秦国也因此陷入了更深的政局动荡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