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中故事,一口气山,平凉之旅

山中故事,一口气山,平凉之旅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近有一气口山,气口山一天冒出的气量与云崖寺的下雨量一样。很早很早以前,从崆峒山来了一位道人,看到这个地方险峻奇特,幽静绝尘,颇有仙气,于是动念修建天台观。道人浑身汗水湿透,眼睛大睁,两个眼眶里溢满了泪水,一口一口地出气。道人突然听到一声喊,顿时没了一丝力气,跌倒在地一动不动,一口一口出大气,眼中含满泪水……后来,这座山就叫“一口气山”,人们叫的时间长了,就简化成“气口山”了。

山中故事,一口气山,平凉之旅

往云崖大寺去,半路上可以看见高高的石崖上有一个道观,这就是天台观。天台观修在山顶,四面悬崖陡峭,十分壮观。附近有一气口山,气口山一天冒出的气量与云崖寺的下雨量一样。为啥叫“气口山”呢?这与天台观的建造和开凿天台观栈道的事情有关。

很早很早以前,从崆峒山来了一位道人,看到这个地方险峻奇特,幽静绝尘,颇有仙气,于是动念修建天台观。他在山下筹备了大量木料、砖瓦,挑选了好多工匠,然后查看登山的道路。他带领几个工匠绕到后山,一看后山林密如织,人无法移步。他们就绕到左边,左边悬崖峭壁,更是无法攀登。他们又绕到右边查看,右边虽然有一条一脚宽的小道,要肩扛背负运送材料,几乎如登天一样。那道人却断然说:“从这里就可以运上去啊!”

大家一听心里犯疑:砖瓦倒还能一块一块、一页一页往上运,可这么粗重的木料怎么能运得上去呢?怕是说天话哩!天黑了,大家耷拉着头一路回来,饭都没有心思吃就睡下了,一觉睡到清早醒来,才收拾着准备去运材料。可是到料场一看,那些木料、砖瓦一个都没有剩下。大家都十分惊奇,于是连走带爬地攀上天台山去看究竟。一看砖瓦木料全都堆放到这里了。大家又惊又喜,欢叫了一阵,才发觉道人不见了,就上上下下四处寻找,最后发现道人在一个隐蔽的石坎里躺着。道人浑身汗水湿透,眼睛大睁,两个眼眶里溢满了泪水,一口一口地出气。一看这情景,工匠们惊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们都猜想到是道人搬运材料挣成这般模样,可这么多的材料他一个人怎么能搬上山来呢?

原来,这位道人不是寻常人,他本是天元神的化身,是来专门建造天台观的。他用法术把最后一批建筑材料运送到山上时,天也快亮了,这时,刚好有一妇女进山,在林间窥见一位披头散发的人,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闭着眼、仰面朝天地吸气呼气,在“呼啊”的一声呼气之后,只见数不尽的砖瓦、木料凌空而上,直达山顶。如此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女人看呆了,直看到气流渐渐地弱了,空中飞运的材料也渐渐地少了,女人忍不住脱口喊道:“再加一口气!再加一口气!”道人突然听到一声喊,顿时没了一丝力气,跌倒在地一动不动,一口一口出大气,眼中含满泪水……(www.xing528.com)

匠人们都没有办法救活道人,就把他埋在不远的山里。第二天,匠人们来到天台观时,看见掩埋道人的地方有两眼清泉,他们就依这两眼泉水,建成了天台观。后来,每到天大旱时,这两眼泉水就干涸了,一滴水都没有。云崖寺下大雨时,这两眼泉水就满满的,似乎要溢出来了。人们传说,这是天元神的眼泪,关山里的人常把天下雨说成是天流眼泪,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这座山就叫“一口气山”,人们叫的时间长了,就简化成“气口山”了。

(王知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