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带分电器点火系统检测: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

带分电器点火系统检测: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障检测时与传统点火系统判断故障一样,均是先判断是初级电路导致的故障还是次级电路导致的故障。若有火,则判断是次级电路故障,此时应进行点火线圈检查、信号传感器检查、高压线检查和火花塞检查。中心高压线对缸体跳火,红色时为点火线圈故障,蓝色时为点火线圈正常。间隙过大时,点火线圈易损坏;间隙过小时,易积炭和积油。以上故障现象适用于有分电器的汽车,也适用于无分电器的汽车。

带分电器点火系统检测: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

故障检测时与传统点火系统判断故障一样,均是先判断是初级电路导致的故障还是次级电路导致的故障。方法是中心高压线距缸体距离为12.5 mm时应有明亮的蓝火并伴随“啪啪”声。为避免各缸进油太多,每次起动机点火时间应不超过2 s。

若无火,则判断是初级电路故障。检查点火线圈和点火模块是否有12 V电源,然后检查点火模块是否搭铁良好,实践中的故障多为点火模块外壳搭铁不良。如电源和搭铁良好,检查IGT是否有触发信号,可以用二极管串电阻测试,二极管应闪亮;也可用示波器测试,应有约为5 V和0 V的方波信号。若无方波信号,则检查计算机是否有电源和搭铁。当计算机有电源和搭铁时,检查三个传感器的信号。此方法在实际中是最简捷的方法。

若有火,则判断是次级电路故障,此时应进行点火线圈检查、信号传感器检查、高压线检查和火花塞检查。

1.点火线圈检查

测量点火线圈电阻是测量电路好坏的最基本方法,但大多数情况是不奏效的,通常初级线圈电阻为0.4~0.5Ω、次级线圈电阻为10.2~13.8 kΩ,其最好的方法是听试火的声音及观察试火的颜色。

2.信号传感器检查

测量磁感应线圈电阻是测量电路好坏的最基本方法,但大多数情况是不奏效的,如对于G1、G2、NE三个传感器,其线圈电阻相同,为950~1 250Ω,故最好采用示波器示波的方法。

信号轮和传感头在电器内,由于无接触,所以不会损坏,通常在分电器外测量传感器电阻及其是否对地有短路即可。若拆分电器盖,则分电器内传感头的固定螺丝一定要用间隙规按标准间隙(0.2~0.5 mm)装回。事实上将G1和G2传感头装回原位很困难,因为G1和G2传感头在同一个底座上,G1和G2传感头内的永久磁铁会吸引分电器轴上的信号轮,而且吸力很大,分电器轴不能被吸动,这时不是G1传感头吸引分电器轴就是G2吸引分电器轴,用手在分电器内这个小空间里要保证分电器轴恰好在G1和G2传感头中心,确实需要反复弄几次才能安装固定。若间隙不对,车辆起动后,几秒钟就会自动熄火,和点火模块有故障的现象差不多。此外,NE的间隙也必须正确,否则根本无法起动车辆。(www.xing528.com)

3.高压线检查

每根高压线最大允许值电阻为25 kΩ,电阻过大说明高压线内部存在断路;当高压线外皮损伤或老化漏电时,用手摸高压线,特别是摸高压线两头时会打手,若是晚上起动发动机后掀开机盖,则会发现高压线与缸体之间在跳火;当高压线漏电时,若是打开收音机则会有杂声。高压线漏电时,在清洗发动机或下雨后,将出现车辆无法起动的现象。

4.火花塞检查

铂金火花塞更换里程为10万km,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电阻应为无穷大,但由于积炭及汽油、机油或燃烧后的添加剂会堆积在白陶瓷体上,故会导致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电阻变小(但至少也要大于标准限值10Ω)。将发动机加速至4 000 r/min几次,然后检查火花塞,电极应是干的,若仅本缸是湿的,其他缸正常,则检查火花塞的螺纹和中心白陶瓷体是否损坏;若各缸都是湿的,则检查点火线圈点火能量是否正常。中心高压线对缸体跳火,红色时为点火线圈故障,蓝色时为点火线圈正常。而分缸高压线对缸体跳火,红色时为分电器盖、分火头漏电。分电器盖在凸轮轴前端固定,易发生开裂漏电、放炮和冒黑烟的情况。

电极间隙过大、过小故障。电极标准间隙为1.1 mm,最大间隙为1.3 mm。间隙过大时,点火线圈易损坏;间隙过小时,易积炭和积油。

现在火花塞的修理方法多为更换新的火花塞。

以上故障现象适用于有分电器的汽车,也适用于无分电器的汽车。但具体车型元件的参数最好参考具体车型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