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工程测量: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和记录如图3.27所示,其中BMA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HA=32.190 m,B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图3.27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具体施测方法如下:①在已知点A立水准尺作为后视尺,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测站Ⅰ,选择合适的地点为转点TP1,踏实尺垫,在尺垫上立直前视尺,要求前视距离与后视距离大致相等。都是转点,是水准测量过程中临时选的。表3.1普通水准测量手簿计算检核为了避免计算错误,还必须进行计算检核。

建筑工程测量: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1)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和记录

如图3.27所示,其中BMA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HA=32.190 m,B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因A,B两点之间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仅安置一次仪器是不能测得两点之间的高差的,此时可以在两点之间加设若干个临时立尺点,这些点称为转点,用TP或ZD表示。这些转点在测量过程中既有前视读数,也有后视读数,起到传递高程的作用。

图3.27 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

具体施测方法如下:

①在已知点A立水准尺作为后视尺,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测站Ⅰ,选择合适的地点为转点TP1,踏实尺垫,在尺垫上立直前视尺,要求前视距离与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图3.27中的立尺点TP1,TP2,…都是转点,是水准测量过程中临时选的。在确定B点的高程中,转点起到传递高程的作用。

②观测者首先将水准仪调平,然后瞄准后视尺读数2.014,再瞄准前视尺读数1.223,记录者同时记录并计算出该测站的高差+0.791 m,见表3.1。

③记录者计算完毕,通知观测者搬往下一个测站。原后尺手也同时前进到下一个站的前视TP2。原前尺手在原地TP1不动,把尺面转向下一个测站,成为后视尺,按照前一站的方法观测。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观测到待定点B。

2)普通水准测量的计算

(1)待定点高程计算

根据图3.27可知,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www.xing528.com)

即两点之间的高差等于两点间各测站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各测站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具体计算过程见表3.1。

表3.1  普通水准测量手簿

(2)计算检核

为了避免计算错误,还必须进行计算检核。即检查后视读数之和与前视读数之和的差值(∑a-∑b)是否为各测站高差之和∑h,并等于终点高程与起点高程之差(H-H),即

记录者应在现场按照式(3.6)完成每页记录手簿的计算校核项,以表3.1为例:

经检核,各测站高差计算无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