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读中国历史故事-李渊与李世民的胜利

孩子读中国历史故事-李渊与李世民的胜利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渊有四个儿子,其中最优秀的当数二儿子李世民,眼看着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世民就开始劝说父亲也起兵反隋,趁势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没多久,李渊的势力就占据了关中,胜利之后,便开始迅速招兵买马,扩充军力,所到之处无不大开粮仓,赈济百姓。而李渊自己则以唐王和大丞相自居,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李渊称帝以后,便派遣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前去平定起义军和割据势力。

孩子读中国历史故事-李渊与李世民的胜利

李渊出生在贵族家庭,年少的时候就继承了祖上的爵位,后来被大家尊称为唐国公。617 年,隋朝因为大兴土木,增加赋税,搞得民不聊生,百姓们纷纷起义造反,而此时的李渊却被派去镇压这些农民起义。可眼看农民起义的浪潮越来越高涨,此时的李渊想,隋朝灭亡是大势所趋,是该给自己想想后路了。

李渊有四个儿子,其中最优秀的当数二儿子李世民,眼看着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世民就开始劝说父亲也起兵反隋,趁势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李渊当时听了儿子的话,吓得浑身发抖,呵斥道:“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乃朝廷命官,倘若这些要是让皇帝知道了,全家的性命都难保啊!”第二天,李世民再次与父亲谈起了这个话题,他对父亲说:“父亲,您受命担任太原留守,现在又要讨伐那些造反的人,另外还要对抗突厥,眼下咱们是自身难保,本身就处在一个无比危险的境地,所以眼下想求生,就只有反隋这一条路了啊!”李渊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长吁短叹,思前想后,最终答应了李世民的建议。

既然要起兵造反就要招兵买马,李渊的策略是,迅速攻占长安,以关中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再逐渐向外扩展。他模仿瓦岗寨的做法,打开了太原的粮仓,用粮食赈济百姓,获得了百姓的青睐。没多久,李渊的势力就占据了关中,胜利之后,便开始迅速招兵买马,扩充军力,所到之处无不大开粮仓,赈济百姓。以至于老百姓听是李渊的军队来了,个个拍手叫好,夹道欢迎,大小村落的壮丁还争相加入李渊的军队。于是到了李渊准备攻打长安的时候,其手下已经是二三十万人的庞大军队了。(www.xing528.com)

李渊攻下长安以后,取得了号令关中的权力,他终结了隋朝的暴政,并与百姓约法十二条,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拥护和欢迎。但李渊自己知道,虽然眼下攻入了长安,但局势还是不那么稳定。有很多地方还掌握在隋朝的手里,倘若这时候自己急着称帝,时机上肯定不成熟。于是便顺水推舟,先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yòu)立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而李渊自己则以唐王和大丞相自居,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而此时的隋炀帝,还乘着船在江都花天酒地,根本不知道长安被攻破,自己已然是大祸临头。公元618 年,隋炀帝身边的禁卫军首领宇文化及趁其不备将隋炀帝杀死。而李渊得知隋炀帝去世的消息,便很快把杨侑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唐,历史上称他为唐高祖。

李渊称帝以后,便派遣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前去平定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很快,唐朝于公元628年统一了全国,历史也因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