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袁崇焕宁远拒敌,少年读历史(4)中国历史故事

袁崇焕宁远拒敌,少年读历史(4)中国历史故事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崇焕虽然战功赫赫,可是最终还是被明思宗下令处死了。袁崇焕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将,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高第几次下令要求袁崇焕放弃宁远。袁崇焕气愤地说:“我的职责是防守宁远,就算死也要死在那里,决不后撤。”高第没有办法,只好让袁崇焕带领一部分明军留在宁远,把其他地区的明军全部撤回了关内。袁崇焕得知消息后,决心和宁远城共存亡。袁崇焕以阅兵的名义来到毛文龙驻地。

袁崇焕宁远拒敌,少年读历史(4)中国历史故事

袁崇焕虽然战功赫赫,可是最终还是被明思宗下令处死了。从处死袁崇焕这件事来看,你觉得明思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在魏忠贤把持朝政、残害忠良的同时,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悄然崛起。公元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不断向辽东的明军发起进攻。

袁崇焕

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将,在抗击清军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来因为皇太极实施“反间计”,被明思宗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死。

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率兵攻下广宁(今辽宁省北镇),明军退守到了山海关。明朝的大臣们经过商议,一致认为应该派一个有才能的将领镇守山海关。当时奸佞(nìng)当道,朝政混乱不堪,到底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正在兵部的官员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个人毛遂(suì)自荐,说只要给他足够的兵马粮饷(xiǎng),他就一定能够守住这个地方。这个人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当时在兵部担任职方主事(官名),他为人慷慨,喜欢谈论军事。就在兵部官员讨论该由谁去山海关守防的时候,袁崇焕突然不知所踪了,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去山海关考察了一番。袁崇焕把这次考察的结果报告给了朝廷,朝廷上下都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将驻防的重任交给了他。又额外拨给了他二十万的军饷,让他招募士兵。

袁崇焕到任后,驻守在关内,关外的大片土地被哈剌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诸部占领着。不久,哈剌慎诸部归顺,袁崇焕带兵出关,经过考察,他觉得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易守难攻,是一个驻防的好地方,于是把这个想法报告给了正在辽东巡防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孙承宗非常支持他。

公元1623年,袁崇焕在宁远修筑防御工事,筑起三丈二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装备了各种火器、火炮。孙承宗还派了几支人马分驻在宁远附近的锦州、松山等地,声援宁远。

就在辽东的守防刚有起色的时候,孙承宗遭到了魏忠贤的猜忌,被迫离职。魏忠贤派他的同党高第指挥辽东军事。高第是个胆小无能的家伙,一到山海关,就要各路明军全部撤进山海关内。

袁崇焕坚决反对撤兵,他说:“我们好不容易在关外站稳脚跟,哪能轻易放弃!”高第几次下令要求袁崇焕放弃宁远。袁崇焕气愤地说:“我的职责是防守宁远,就算死也要死在那里,决不后撤。”高第没有办法,只好让袁崇焕带领一部分明军留在宁远,把其他地区的明军全部撤回了关内。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看到明军仓促撤退,认为机会来了,于是亲自率领十三万大军,渡过辽河,进攻宁远。(www.xing528.com)

这个时候的宁远城中,只有一万多守军,周围的援军早已撤退,宁远城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高第明知道宁远城危在旦夕,可是仍然隔岸观火,不肯发出一兵一卒。袁崇焕得知消息后,决心和宁远城共存亡。他咬破手指,写下了血书激励守城将士。将士们深受鼓舞,他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宁远城。

没过多久,努尔哈赤的大军便兵临城下,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向宁远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明军将士们浴血奋战,可是后金的士兵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源源不断,像潮水般涌来。这个时候,袁崇焕下令动用早已准备好的红夷大炮,炮声一响,后金士兵被轰得血肉横飞,留下的也被迫后撤。宁远城久攻不下,再加上红夷大炮的威力实在太大,努尔哈赤只好退兵。袁崇焕听到敌人退兵,就乘胜杀出城去,一直追赶了三十余里。因为双方在宁远交战,所以历史上把这次胜利称为“宁远大捷”。

努尔哈赤退回沈阳后,觉得自己戎马半生,居然攻不下一个小小的宁远城,越想越生气,不久便病死了。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接替他做了大汗。

宁远大捷后,袁崇焕声名大振,渐渐成了皇太极的心头大患。公元1627年,熹宗驾崩,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即明思宗。公元1630年,皇太极用“反间计”离间袁崇焕和明思宗朱由检之间的关系。思宗中计,下令杀掉了袁崇焕。

相关故事

计斩毛文龙

毛文龙是明朝末年驻守在辽东的将领。他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和后金的对抗中立有战功。可他为人骄纵,每年都要向朝廷索要大量的粮饷,并且只顾征招商贾,贩卖禁物,为此,袁崇焕非常不满,上书要求清理毛文龙的粮饷,毛文龙却上书反驳,袁崇焕决定除掉他。袁崇焕以阅兵的名义来到毛文龙驻地。一天,他邀请毛文龙来观看将士们射箭,先在山上设了帷帐,偷偷地将一些士兵埋伏在了帐中。毛文龙进账后,袁崇焕诘问他几件违令的事,毛文龙立刻反驳。这时,提前埋伏好的士兵一拥而上,将毛文龙捆了起来。袁崇焕历数毛文龙的十二桩罪过,并用尚方宝剑斩杀了他。

袁崇焕死后不久,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势力进一步壮大了起来。

公元1627年,皇太极率兵围攻锦州、宁远。袁崇焕部署兵力,誓死抵抗,后金兵士死伤无数,都没有攻下两座城池,皇太极没有办法只好撤兵。历史上将这次胜利称为“宁锦大捷”。

知识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