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13.2.1施工成果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13.2.1施工成果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在始端均应装设阀门和活接头。表13-9 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干管的安装管段预制好后,先将管段慢慢放进沟内或支架上,在管道和阀件就位后,检查管道、管件、阀门的位置、朝向,然后从引入管开始接口,安装至立管穿出地平面上第一个阀门为止。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13.2.1施工成果

1.管道布置、敷设原则及安装规定

室内给水管道由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和管道配件组成。

(1)管道布置原则

1)给水引入管及室内给水干管宜布置在用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

2)室内给水管道一般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当不允许间断供水时,可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侧设两条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

3)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建筑物的使用;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能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产品和设备的物体上面,并尽量避免在设备上面通过。

4)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

(2)管道敷设原则

1)给水管道一般宜明设,尽量沿墙、梁、柱直线敷设,当建筑有要求时,可在管槽、管井、管沟及吊顶内暗设。

2)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风道、排水沟内。

3)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变配电间。

4)给水管道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当必须穿过时,应有相应的技术措施。

(3)引入管安装的一般规定

1)每条引入管上均应装设阀门水表,必要时还要有泄水装置。

2)给水引入管与排水管间的水平净距,在室外不得小于1.0m,在室内平行敷设时其最小值为0.5m,交叉敷设时两者垂直净距为0.15m,且给水引入管应在上面。

3)引入管或其他管道穿越基础或承重墙时,要预留洞口,管顶和洞口间的净空一般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引入管应在上面。

4)引入管或其他管道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防水措施,根据情况采用柔性防水套管或刚性防水套管。

(4)干管和立管安装的一般规定

1)与其他管道同地沟或共支架敷设时,给水管应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在冷冻管或排水管的上面。

2)给水管不与输送有害、有毒、易燃介质的管道同沟敷设。

3)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在始端均应装设阀门和活接头。

4)立管穿楼板时要加套管,套管底面与楼板底齐平,套管上沿一般高出楼板20mm;安装在卫生间地面的套管,套管上沿应高出地面50mm。

(5)支管安装的一般规定

1)支管应有大于或等于0.2%的坡度坡向立管。

2)明装支管沿墙敷设时,管外皮距墙面应有20~30mm的距离(公称通径小于或等于32mm时)。

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见表13-9。

13-9 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978-7-111-53803-5-Part02-314.jpg

2.干管的安装(www.xing528.com)

管段预制好后,先将管段慢慢放进沟内或支架上,在管道和阀件就位后,检查管道、管件、阀门的位置、朝向,然后从引入管开始接口,安装至立管穿出地平面上第一个阀门为止。管道穿楼板和穿墙处应留套管,套管的长度、环逢的间隙和密封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在地下埋设或地沟内敷设的给水管道应有0.2%~0.5%的坡度,坡向引入管处,引入管应装泄水阀,泄水阀一般设在阀门井或水表井内。给水引入管直接埋入地下时,应保证深度;与其他管道交叉或平行敷设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在管沟内敷设时,管道与沟壁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

3.立管的安装

1)在安装立管前,先修整楼板孔洞,在顶层楼板找出立管中心线位置,再在预留孔位用线坠向下吊线,用锤子、錾子修整楼板孔洞,使各层楼板孔洞的中心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安装管道时,用乙字弯或弯头调整,使立管中心与墙的距离一致。修整好孔洞后,应根据立管位置及支架结构,栽好立管管卡,在管卡固定牢固后,即可进行立管的安装。

2)明装立管: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支架,将预制好的立管编号分层排开,按顺序安装,对好调直时的印记,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对于用螺纹连接的管道,其外露螺纹和管道外保护层破损处应补刷防锈漆;支管甩口处应加好临时封堵;立管阀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维修;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并做好孔洞封堵。

3)暗装立管:应先上下统一吊线安装支架,再安装立管;安装在墙内的立管应在结构施工中预留管槽;立管安装后,吊直、找正,用卡件固定,支管的甩口应露明,并加好临时丝堵,其他同明装立管。

4.支管的安装

(1)明装支管 将预制好的支管从立管甩口依次逐段安装。有阀门处,若阀杆碍事,应将阀门压盖卸下,将阀体安装好后,再安装阀盖;根据管道长度,适当加好临时固定卡,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用水点的预留口高度和方向,找平、找正后,栽好支架,去掉临时固定管卡,上好临时丝堵;支管外皮距墙装饰面应留有一定的距离;支管若装有水表,一般在水表位置先装上连接管,试压后,在交工前,拆下连接管,换装水表;给水支管穿墙处应按规范要求做好套管。

(2)暗装支管 管道嵌墙、直埋敷设时,宜提前在砌墙时预留管槽。管槽的尺寸为:深度等于管外径加20mm,宽度等于管外径加40~60mm;管槽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尖角等突出物。将预制好的支管敷在管槽内,找平、找正并定位后,用勾钉固定。卫生器具的给水预留口要做在明处,加好丝堵。试压合格后,用M7.5级水泥砂浆填补密实。若在墙上凿槽,应先确定墙体强度和厚度,当墙体强度不足或墙体不允许时,不宜凿槽。

管道在楼地面层内直埋时,应提前预留管槽。管槽的尺寸为:深度等于管外径加20mm,宽度等于管外径加40mm。管道安装、固定、试压合格后,用与地坪相同等级的水泥砂浆填补密实。

5.配件的安装

(1)阀门的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

①进场时应进行检验: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阀体铸造质量应符合要求,表面光滑,无裂纹,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手轮完整无损,具有出厂合格证

②在安装阀门前,应对其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时应从每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若有漏、裂不合格件,应抽查20%,仍有不合格时则需逐个试验。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出厂规定的压力,同时应有试验记录备查。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现象。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不应少于表13-10的规定。

13-10 室内给水施工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

978-7-111-53803-5-Part02-315.jpg

试压不合格的阀门应经研磨修理,重新试压,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对于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除其内部积水,在密封面上涂防锈油,关闭阀门,并将两端暂时封闭。

③在安装阀门前,先将管子内部杂物清除干净,以防止铁屑、砂粒等污物刮伤阀门的密封面。

2)安装要求。在阀门安装、搬运过程中,不允许随手抛掷阀门,以免无故损坏阀门,也不得转动手轮,安装前应将阀壳内部清扫干净。阀杆的安装位置除设计注明外,一般应以便于操作和维修为准。对于水平管道上的阀门,一般将其阀杆安装在上半周范围内。

吊装较重的阀门时,绝不允许将钢丝绳拴在阀杆手轮及其他传动杆件和塞件上,应拴在阀体的法兰处。对于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其安装位置应尽量保证手轮朝上或者倾斜45°,也可水平安装,但不得朝下安装。

在焊接法兰时,应注意与阀门配合,应检查法兰与阀门的螺孔位置是否一致。要把法兰的螺孔与阀门的螺孔先对好后再焊接。安装时应保证两法兰端面相互平行和同心,不得与阀门连接的法兰强力对正。拧紧螺栓时,应对称或十字交叉地进行。

安装截止阀蝶阀和止回阀时,应使水流方向与阀体上的箭头方向一致。安装螺纹连接的阀门时,应保证螺纹完整无缺。拧紧时,必须用扳手咬牢,要拧入管子一端的六角体,拧紧后螺纹应有3牙的预留量,以确保阀体不被损坏。填料(麻丝、铅油等)应缠涂在管螺纹上,不得缠涂在阀体的螺纹上,以防填料进入阀内。

旋启式和升降式止回阀的安装有方向性,阀板或阀芯的启闭方向要与水流方向一致,并且要在重力作用下能自行关闭。

(2)配水短支管及给水配件的安装 先从给水横支管甩口管件口中心吊线,再根据卫生器具进水口需要的标高量取给水短支管的尺寸,记录在草图上,然后采用比量法下料,进行短支管预制加工。安装时,要严格控制短管的坐标与标高,以保证卫生器具安装正确;给水配件的安装高度,应遵照设计要求或标准图的规定;靠近给水配件的横支管上应栽好角铁支架,支架应平整、牢固;管道与金属支架间采用橡胶垫间隔,避免直接接触;水龙头等给水配件一般在通水时或交工时安装,在此之前,应及时封堵好临时敞口。

(3)水表的安装 安装时,应注意水表箭头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旋翼式水表的表前与阀门间应有长度为8~10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对于其他水表,表前应有长度大于或等于300mm的直线管段,超出要求的管道应煨弯后沿墙敷设。水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当支管长度大于1.2m时,应设管卡固定。

当给水系统进行水冲洗时,应将水表卸下,用临时管段过渡,在冲洗完毕交工前再复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