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给水系统组成-安装工程计量

室内给水系统组成-安装工程计量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升压储水设备对于某一个室内给水系统不一定有,因为只有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给水系统要求时才设置升压储水设备。

室内给水系统组成-安装工程计量

1.室内给水系统的概念

室内给水系统就是根据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将符合质量要求的水通过水管网引入室内,输送到装置在室内的各个用水点,如水龙头、消火栓等的系统。

2.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室内给水系统按不同的用途可分为:

1)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包括供民用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内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淋浴等生活用水。严格要求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

生产给水系统包括供生产设备冷却用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用水、锅炉用水及某些工业原料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因工艺而异,差别很大。

3)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主要指供消防系统的消防设备用水。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水量、水压必须满足要求。

上述三种系统,可以单独设置,也可联合设置,如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

为了节约用水,在生产给水系统中,又有循环使用及重复使用给水系统。

3.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如图3.1所示。

图3.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图

1)引入管

引入管也称进户管,自室外给水管将水引入室内给水的管道。

2)水表节点

水表节点指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的总称。

3)给水管道系统

给水管道系统主要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三部分。

(1)干管是室内给水管道的主管道。

(2)立管是指由给水干管通往各楼层的管道。

(3)支管是指给水立管(或干管)接往各用水点的管道。

4)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指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龙头和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

5)给水附件

给水附件主要包括阀门和水龙头,用于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www.xing528.com)

6)增压和储水设备

增压和储水设备指设置的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水池、水箱等。

升压储水设备对于某一个室内给水系统不一定有,因为只有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给水系统要求时才设置升压储水设备。例如高层建筑的室内给水系统,必须设置水泵、水箱或水池。

4.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方式及特点

1)直接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方式是室内给水管网直接与外部给水管网连接,利用外网水压供水。适用于外网水压、水量能经常满足用水要求,室内给水无特殊要求的单层和多层建筑。这种给水方式的特点是供水较可靠,系统简单,投资省,安装、维护简单,可以充分利用外网水压,节省能量。但是内部无储水设备,外网停水时内部立即断水。当室外给水管网水质、水量、水压均能满足建筑物内部用水要求时,应首先考虑采用这种给水方式。当外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物的用水要求时,室内管网可采用分区供水方式,低区管网采用直接供水方式,高区管网采用其他供水方式。

2)单设水箱供水方式

单设水箱的供水方式是室内管网与外网直接连接,利用外网压力供水,同时设置高位水箱调节流量和压力。适用于外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要求水压稳定,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这种方式供水较可靠,系统较简单,投资较省,安装、维护较简单,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节省能量。设置高位水箱,增加结构荷载,若水箱容积不足,可能造成停水。

3)设贮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

贮水池、水泵的给水方式是室外管网供水至贮水池,由水泵将贮水池中水抽升至室内管网各用水点。适用于外网的水量满足室内的要求,而水压大部分时间不足的建筑。当室内一天用水量均匀时,可以选择恒速水泵;当用水量不均匀时,宜采用变频调速泵,使水泵在高效工况下运行。这种供水方式安全可靠,不设高位水箱,不增加建筑结构荷载。但是外网的水压没有被充分利用。为了安全供水,我国当前许多城市的建筑小区设贮水池和集中泵房,定时或全日供水,也采用这种小区供水方式。

4)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

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是水泵自贮水池抽水加压,利用高位水箱调节流量,在外网水压高时也可以直接供水。适用于外网水压经常或间断不足,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设置的水箱贮备一定水量,停水停电时可以延时供水,供水可靠,可以充分利用外网水压,节省能量。但安装、维护较麻烦,投资较大,有水泵振动和噪声干扰,需设高位水箱,增加结构荷载。

5)竖向分区给水方式

对于层数较多的建筑物,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不能满足室内用水时,可将其竖向分区。各区采用的给水方式有:

(1)低区直接给水、低区设贮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这种供水方式是低区与外网直连,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低区利用水泵提升,水箱调节流量。适用于外网水压经常不足且不允许直接抽水,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在外网水压季节性不足供低区用水有困难时,可将高低区管道连通,并设阀门平时隔断,在水压低时打开阀门由水箱供低区用水。水池、水箱贮备一定的水量,停水、停电时高区可以延时供水,供水可靠。可利用部分外网水压,能量消耗较少。但安装维护较麻烦,投资较大,有水泵振动、噪声干扰。

(2)分区并联给水方式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集中布置(一般设在地下室内)。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的各类高层建筑,广泛采用。各区独立运行互不干扰,供水可靠,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维护管理,能源消耗较小。管材耗用较多,水泵型号较多,投资较高,水箱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水泵宜采用相同型号不同级数的多级水泵,在可能条件下,低区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

(3)并联直接给水方式分区设置变速水泵或多台并联水泵,从贮水池中抽水。根据用水的水量或水压,调节水泵转速或运行台数。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这种给水方式供水较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能量消耗较少。水泵型号、数量较多,投资较高,需设置水泵控制调节装置。

(4)气压水罐并联给水方式各区均采用水泵自贮水池抽水加压,利用气压水罐调节水压和控制水泵运行。适用于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气压水罐给水方式的优点是水质卫生条件好,给水压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是气压水罐的调节贮量较小,水泵启动频繁,水泵在变压下工作,平均效率低、能耗大、运行费用高,水压变化幅度较大,给建筑物给水配件的使用带来不利的影响。

(5)分区串联给水方式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分散布置,自下区水箱抽水供上区使用。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的高层建筑(如高层工业建筑)。这种给水方式的总管线较短,投资较省,能量消耗较小。但是供水独立性较差,上区受下区限制;水泵分散设置,管理维护不便;水泵设在建筑物楼层,由于振动产生噪声干扰大;水泵、水箱均设在楼层,占用建筑物使用面积。

(6)分区水箱减压给水方式分区设置水箱,水泵统一加压,利用水箱减压,上区供下区用水。适用于允许分区设置水箱,电力供应充足,电价较低的各类高层建筑。这种给水方式的水泵数目少、维护管理方便;各分区减压水箱容积小,少占建筑面积。下区供水受上区限制,能量消耗较大。屋顶的水箱容积大,增加了建筑物的荷载。在可能的条件下,下层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中间水箱进水管上最好安装减压阀,以防浮球阀损坏和减缓水锤作用。

(7)分区减压阀减压给水方式水泵统一加压,仅在顶层设置水箱,下区供水利用减压阀减压。适用于电力供应充足,电价较低的各类高层建筑。这种方式的设备、管材较少,投资省,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下区供水压力损耗较大,能量消耗较大。根据建筑物形式,减压阀可有各种设置方式,如输水管减压、配水立管减压、配水干管减压、配水支管减压等。

5.室内给水系统的管路走向图式

1)自下而上的室内给水系统

自下而上的室内给水系统是指水平干管敷设在地下室下、天花板下、地沟内或在底层直接埋地敷设,自下而上供水的给水系统。民用建筑采用直接给水方式时大多采用这种给水方式。

2)自上而下的室内给水系统

自上而下的室内给水系统是指水平水管设置于顶层天花板下、平屋顶上或吊顶中,自上而下供水的给水系统。有屋顶水箱的给水方式或下行布置有困难时采用这种给水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