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脚手架的构造要简单,便于搭设和拆除。2)脚手架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脚手架搭设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⑤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⑥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⑦临街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砌筑用脚手架常见的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钢管折叠马凳式里脚手架、套管支柱式里脚手架及门架式里脚手架等。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1)搭设建筑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无论哪一种脚手架,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满足施工的需要。 脚手架要有足够的作业面(比如适当的宽度、步架高度、离墙距离等),以保证施工人员操作、材料堆放和运输的需要。

②构架稳定、承载可靠、使用安全。 脚手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施工期间在规定的天气条件和允许荷载作用下,脚手架应稳定不倾斜、不摇晃、不倒塌,确保安全。

③脚手架的构造要简单,便于搭设和拆除。

2)脚手架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脚手架搭设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

①搭拆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合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图5.2 两种不同主框架的架体断面构造图

1—竖向主框架;2—导轨;3—密目安全网;4—架体;5—剪刀撑(45° ~60°);6—立杆;7—水平支承桁架;8—竖向主框架底部托盘;9—正在施工层;10—架体横向水平杆;11—架体纵向水平杆;12—防护栏杆;13—脚手板;14—作业层挡脚板;15—附墙支座(含导向、防倾装置);16—防坠装置上吊点;
17—防坠吊杆;18—吊拉杆(定位);19—花篮螺栓;20—升降上吊挂点;21—升降下吊挂点;22—荷载传感器;23—电动葫芦;24—锚固螺栓;25—底部脚手板及密封翻板;26—防坠装置;27—临时拉结

②搭拆脚手架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③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制订施工方案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对于高大异形的脚手架,应报上级审批后才能搭设。

④未搭设完的脚手架,非架子工一律不准上架。 脚手架搭设完后,由施工负责人及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⑤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重物件,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和固定、搭设模板支架及混凝土泵送管等,严禁在架体上悬挂起重设备。

⑥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⑦临街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

⑧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⑨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的天气不得进行脚手架搭拆作业。

⑩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和维护,特别是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检查:

a.作业层上施工加荷载前;

b.遇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后;

c.寒冷地区开始结冻后;

d.停用时间超过1 个月;

e.如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等现象要及时修理。

⑪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的接地、避雷措施,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等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钢管脚手架上安装照明灯时,电线不得接触脚手架,并要做绝缘处理。

活动建议

在教师的带领下,到建筑工地参观架子的搭设,然后在实训基地分小组(4 ~6 人)搭设双排脚手架。

小组讨论(www.xing528.com)

搭设脚手架时,如何保证架子的整体稳定? 如何不让立杆在地面上下沉?

阅读理解

砌筑用脚手架

砌筑用脚手架是砌筑过程中堆放砌筑材料和供工人进行操作的临时设施。 当砌筑到一定高度(也称可砌高度或一步架高度,一般为1.2 m)时,工人无法继续施工,此时需要搭设砌筑施工脚手架。 砌筑用脚手架常见的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钢管折叠马凳式里脚手架、套管支柱式里脚手架及门架式里脚手架等。

对砌筑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有:应有足够的面积,能满足砌筑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运输的需要;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保证其受荷后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确保施工安全;应搭拆简单、装运方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能多次周转使用。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扣件、底板和脚手板等组成,如图6.10 所示。 其特点是:加工简便、装拆灵活、搬运方便、通用性强,是应用最广泛的脚手架之一。

2)门式脚手架

门式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水平梁架、螺旋基脚组成基本单元,将基本单元相互连接并增加梯子、栏杆及脚手板等即形成脚手架,如图5.3 所示。 此种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般限制在45 m 以内,采用一定措施后可达到80 m 左右。

图5.3 门式脚手架

1—门式框架;2—剪刀撑;3—水平梁架;4—螺旋基脚;5—梯子;6—脚手板;7—栏杆

3)钢管折叠马凳式里脚手架

钢管折叠马凳式里脚手架(图5.4)可用于砌筑墙体,也可用于装修施工。 其架设间距:砌墙时不超过2 m,装修施工时不超过2.5 m。

图5.4 钢管折叠式里脚手架

1—立柱;2—横愣;3—挂钩;4—铰链

图5.5 套管支柱式里脚手架

1—支架;2—立管;3—插管;4—销孔

4)套管支柱式里脚手架

套管支柱式里脚手架(图5.5)是将插管插入立管中,以销孔间距调节高度,在插管顶端的凹形支托内搁置方木横杆,横杆上铺设脚手板,架设高度为1.5 ~2.1 m。

5)门架式里脚手架

门架式里脚手架(图5.6)的架设高度为1.5 ~2.4 m,两片A 形支架间距为2.2 ~2.5 m。

图5.6 门架式里脚手架

1—立管;2—支脚;3—门架;4—垫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