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期砌体工程施工技巧

冬期砌体工程施工技巧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冻结法施工,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和解冻期内必要的加固措施。

冬期砌体工程施工技巧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规定:当预计连续5d内的平均气温低于5℃时,砖石工程施工即进入冬期施工,应按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

9.2.3.1 砌体工程冬期施工的一般规定和要求

(1)砖石砌体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砌筑前,砖和石材应清除表面的污物、冰霜等,遭水浸后冻结的砖不得使用。

2)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水泥拌制,冬期砌筑不得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3)石灰膏、黏土膏或电石膏应保温,防止受冻;如遭受冻结,应待融化后,方可使用。

4)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渣块。

5)拌制砂浆时,水温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当水温超过规定值时,先将水、砂进行搅拌,再加水泥,以防出现假凝现象。

6)冬期砌筑砂浆的稠度,宜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2)冬期施工的一般要求。

1)冬期施工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砂浆拌制应在暖棚内进行拌制,砂浆温度不低于5℃,搅拌时间适当延长;尽量减少砂浆在搅拌、运输和砌筑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在负温条件下砌筑砖石工程时,可不浇水湿润,但必须适当增加砂浆的私度。

3)抗震设计烈度为9度的建筑物,普通砖和空心砖无法浇水湿润时,无特殊措施,不得砌筑。

4)应按“三一砌砖法” 操作,组砌方式优先采用一顺一丁法;砖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可大于3mm,也不宜小于8mm。

5)砖石工程冬期施工应以采用掺盐砂浆法为主,对绝缘、装饰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采用冻结法或其他施工方法。

6)严禁使用已遭冻结的砂浆;不准单以热水掺入冻结砂浆内重新搅拌使用,也不宜在砌筑时向砂浆内掺水。

7)当地基为不冻胀土时,可在冻结的地基上砌筑基础;当地基为冻胀性土时,必须在未冻的地基上砌筑;在施工时和回填土前,均应防止地基遭受冻结。

8)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在砌体表面覆盖草袋等保温材料。

9.2.3.2 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方法

1.掺盐砂浆法

在砌筑砂浆内掺加一定数量的抗冻化学剂(一般为盐类),降低水溶液冰点,使砂浆在负温下不冻结,且强度能够继续增长,或在砌筑后慢慢受冻,用这种砂浆砌筑砌体的方法,称为掺盐砂浆法。由于掺盐砂浆在负温情况下可以不遭冻结,砌体强度在负温下继续慢慢增长,并与砖石有一定的黏结力,使砌体在解冻期内不必采取临时加固措施。这种方法既经济可靠,又施工简单,在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但下列工程严禁采用掺盐砂浆法施工。

(1)对装饰材料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2)使用时,相对湿度大于60%的建筑物。

(3)配筋、钢预埋件无可靠防腐处理措施的砌体。

(4)接近高压电路的建筑物(如变电站)。(www.xing528.com)

(5)热工要求高的建筑物。

(6)处于地下水位变化范围以内,以及在水下未设防水保护层的结构。

2.冻结法

冻结法是指采用不掺任何化学外加剂的普通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用热砂浆进行砌筑的一种冬期施工方法,砌体在负温条件下很快冻结,随着温度降低,冻结强度也增大,到融化时强度仅为零或接近于零,转入正常温度后,强度才逐渐增长。

为保证质量,采用冻结法砌筑的砖石砌体,在施工前应会同设计单位对结构解冻时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并提出防止倾斜变形的措施。冻结法所用砂浆强度等级,如设计未作规定,当日最低气温高于或等于-25℃时,对砌筑承重砌体的砂浆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时提高一个等级;当日最低气温低于-25℃时,则提高两个等级。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2.5。

冻结法施工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

(1)砌体解冻时,增加了砌体的变形和沉降,对空斗墙、毛石墙、承受侧后力的砌体不宜采用冻结法施工。

(2)采用冻结法施工,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和解冻期内必要的加固措施。

(3)为了保证砌体在解冻时正常沉降、稳定和安全,应遵守下列规定。

a.冻结法宜采用水平分段施工,每日砌筑高度及临时间断处均不得大于1.2m,应留设置的拉结筋,每500mm高设一道,伸入砌体长度不小于1.0m。

b.砌体水平灰缝不宜大于10mm。

c.跨度大于0.7m的过梁,应采用预制过梁。

d.门窗框上部应留3~5mm的空隙,作为化冻后预留沉降量。

(4)在解冻期间,应经常对砌体进行观测和检查,如发现裂缝、不均匀下沉等现象时,应分析原因并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冻结法解冻期间进行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多层房屋的下层柱和窗间墙、梁端支撑处、墙交接处和过梁模板支撑处等地方,此外还必须观测砌体沉降量的大小、方向和均匀性。砌体灰缝内砂浆的硬化情况。在观测期间发现裂缝、不均匀沉降等情况,应分析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或减弱其影响,观测时间一般为15d左右。

3.其他冬期施工法简介

(1)暖棚法。暖棚法是利用简易结构和廉价的保温材料,将需要砌筑的砌体和工作面临时封闭起来,使之在正温条件下砌筑养护,暖棚法费用高,热效低,劳动效率不高,因此不宜多采用。一般在地下室墙、挡土墙、局部性事故修复工程时,方可考虑采用。采用暖棚法砌筑时,砌筑时的温度不得低于5℃,故经常采用热风装置进行加热,养护砌体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d。

(2)蓄热法。蓄热法是在施工中,先将水和砂加热,在一个施工段内的墙体砌筑完毕后,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其表面,使砂浆在砌体中保持一定正温,以推迟冻结的时间,使砂浆强度在冻结前达到设计强度的20%。蓄热法可用于冬期气温不太低的地区,寒冷地区的初冬或初春季节,以及风速较小的地区,特别适用于地下结构。

(3)电热法。电热法是用导体在砂浆内通过低压电流,使电能变为热能,产生热量对砌体进行加热,加速砂浆的硬化,电热法加热的温度不宜超过40℃,电极可用6mm的钢筋做成,施工时放在灰缝内联成组。由于施工中消耗很多电能,并需要一定的设备,故工程的附加费用较高,所以仅用于个别荷载很大的结构,需要使局部砌体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及修缮工程中局部砌体需立即恢复使用时,方可考虑此法。

(4)蒸汽加热法。蒸汽加热法是利用低压蒸汽对砌体进行均匀的加热,使砌体得到适宜的养护温度和湿度,使砂浆加快凝结与硬化。蒸汽加热温度不超过60℃。由于蒸汽加热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模板或其他有关材料,施工复杂,成本较高,故一般工程不宜采用。蒸汽加热法适用电热施工的范围及设计要求。

(5)快硬砂浆法。当温度不低于-10℃时,对于荷载较大的单独结构,可采用1:3(快硬硅酸盐水泥:砂)的快硬水泥砂浆砌筑,并掺加5%(占拌和水重)的氯化钠

快硬砂浆在砌体完全冻结前能比普通的抗冻砂浆获得较大的强度,解冻后一般能达到或接近设计强度。

快硬砂浆所使用的材料及拌和水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40℃,砂浆出罐温度不宜超过30℃。由于快硬砂浆硬化和凝结时间很快,因此必须在10~15min内用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