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学时间:从生物节律到未知的疑问

生物学时间:从生物节律到未知的疑问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节律是法国天文学家梅朗于18世纪初发现的。生物节律指各级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量变以及由此引起的质变。生物节律是调节有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重要机能。虽然生物节律早就被人们发现,但直到现在,有许多东西还没有搞清,未知的问题远远超过已知的答案。人们尚不明白生物节律的时间系统是怎样形成的,生物钟具有怎样的结构,生物体内节律与外部时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就是生物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课题。

生物学时间:从生物节律到未知的疑问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功能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周期。某些藻类的发光,植物花瓣的启闭,雄鸡的啼鸣,候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乃至人体新陈代谢速率的变化,在排除所有外因之后,仍然定时出现。这就是生物的节律。

生物节律是法国天文学家梅朗(J.de Mairan)于18世纪初发现的。达尔文也曾关注过这一现象。现在,生物学家已经证实,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其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并非局部现象,它是一切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反映。

生物节律指各级生命过程(分子的、细胞的、组织的、器官的,最终包括种群和生物圈的)中所发生的量变以及由此引起的质变。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昼夜节律、月节律、年节律、海潮节律,等等。

生物节律是调节有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重要机能。每一个有机体内部都有复杂的“定时机构”,使其体内各种节律相互协调,不发生紊乱。生物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各种功能在时间上加以协调,它就不能生存,并且注定会消亡。在生根之前就长出叶子的植物必然很快枯萎;一个人的心脏跳动若不能与他的其他器官的活动相协调,他就有死亡的危险。(www.xing528.com)

生物不仅需要同步自己体内的节律,还需要与外部环境同步。因为它们周围的环境也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不去适应环境,它们就无法长期生活下去。沙漠中的动物,必须适应正午的酷热和子夜的严寒;热带丛林里的青竹,要能忍受暴雨袭击和随之而来的干旱的考验。气温、湿度、食物资源和各种天敌,都随白天黑夜、暑去冬来而变化。为避免物种灭绝,植物和动物必须最低限度地适应这些外部时间周期。事实上,绝大部分生物都自然地发展了各自的“体内时钟”,以预测这些外部周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钟

虽然生物节律早就被人们发现,但直到现在,有许多东西还没有搞清,未知的问题远远超过已知的答案。人们尚不明白生物节律的时间系统是怎样形成的,生物钟具有怎样的结构,生物体内节律与外部时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就是生物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