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近海波浪:海上测风塔基础设计

我国近海波浪:海上测风塔基础设计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近海波浪的形成、发展和消衰主要取决于风的盛衰,此外地形和岛屿对局部地区的海浪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渤海于9月首先出现偏北浪,随后由北向南逐渐发展,至10月则可遍及东海、南海北部和中部。早在5月,在南海南部即出现南向浪,至6月西南风盛行后,整个南海遍布西南向海浪,到7月,最北的渤海也盛行偏南浪。我国沿海大浪受台风和寒潮大风影响十分明显。表3-10中国沿海最大波高分布[19]

我国近海波浪:海上测风塔基础设计

我国近海波浪的形成、发展和消衰主要取决于风的盛衰,此外地形和岛屿对局部地区的海浪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就波浪方向而言,我国海区冬季盛行偏北浪,夏季盛行偏南浪,春秋为过渡季节。渤海于9月首先出现偏北浪,随后由北向南逐渐发展,至10月则可遍及东海、南海北部和中部。夏季盛行偏南风,因而以偏南浪为主。与冬季相反,它首先在南海出现,再逐次向北发展。早在5月,在南海南部即出现南向浪,至6月西南风盛行后,整个南海遍布西南向海浪,到7月,最北的渤海也盛行偏南浪。

就波浪平均周期而言,国内海区中波浪平均周期冬季最大,12月至翌年2月,大部海区的风浪周期在4~5s,在夏季降至3s左右。在大浪中心海域,周期增大,如南黄海年平均为6s,东海、台湾周围至南海中部可达6~7s。涌浪周期与涌高有对应关系,在大涌区,冬季各月和夏季7—8月的周期较大,过渡季节的周期小。就海区而言,一般北部小而南部大。例如渤海的周期,几乎全年均小于4s;而黄海到东海逐渐增大,至东海南部可达7~8s。在南海,则以北部湾海区较大,其他海区一般年平均为5s左右。

就波浪波高而言,冬季因各海区平均风力最大,平均波高亦最大,自10月开始,各海区平均波高渐增至1.5m以上,台湾海峡至南海中部可达2.0m以上,且大多能保持到翌年2月。夏季整个海区平均波高一般都显著降低,进入6月,渤海、黄海北部、朝鲜半岛西岸的浪高不到1m,其他海区也在1.2m以下。7—8月,由于台风活动,南部海区的浪高有所增加,强台风过境时浪高可达8~10m。(www.xing528.com)

我国沿海大浪受台风和寒潮大风影响十分明显。冬季在寒潮大风作用下,北方沿海波高较大;夏季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南方沿海波高较大。波高超过10m与周期10s以上的大浪多出现在开敞的东海。中国沿海最大波高分布如表3-10所示。

表3-10 中国沿海最大波高分布[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