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夜晚奇袭,李愬一战成功

夜晚奇袭,李愬一战成功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柴村往东的路,官军多年没有走过,对它十分生疏,加上夜间行军,寒风刺骨,估计必死无疑,但李愬军令森严,官兵们不敢退缩,只得全力前进,终于在下半夜到达蔡州城附近。事后,李愬请裴度进驻蔡州城,主持受降的事情。这时候,将领们问李愬:“当初咱们在朗山打了败仗,您不发愁,反倒高兴;在吴房打了胜仗,您不乘胜拿下这个地方;现在冒着大风大雪,连夜急行军,孤军深入,直取蔡州,一战成功。请问这是为什么?”

夜晚奇袭,李愬一战成功

十月十五日一早,北风骤起,天空浓云密布,下起了大雪。李愬传下将令:李祐、李忠义带领三千敢死队为先锋,他自己带领三千人马为中军,李进诚带领三千人为后卫,立即从文成栅出发。将领们问出兵到哪里去,李愬只是说:“向东开拔!”

黄昏时候,队伍行进到离蔡州城七十里的张柴村,把守卫在这里的淮西军全部歼灭。李想传令部队稍微休整一下,留下五百人守张柴村,大部队连夜继续东进。将领们又问到底到哪里去。李愬这时候才说:“到蔡州城,捉吴元济!”将领们听了大吃一惊,可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带领队伍冒雪行军。

雪越下越紧,风越刮越大,天气越来越冷。旗帜给风撕裂了,战马冻得只肯慢慢行走。不少士卒抗不住风雪严寒,抱着戈矛倒在路旁冻死了。张柴村往东的路,官军多年没有走过,对它十分生疏,加上夜间行军,寒风刺骨,估计必死无疑,但李愬军令森严,官兵们不敢退缩,只得全力前进,终于在下半夜到达蔡州城附近。

因为三十多年来官军从来没有到过蔡州城,所以淮西军一点也没有防备。蔡州城外有个养鹅鸭的池塘,李想叫士卒们赶起鹅鸭,呱呱乱叫。官军队伍趁这闹声一直来到城墙下,没有被敌军发觉。李愬等将领在城墙上挖下土坎,攀登上去,精壮士卒也跟着爬了上去。他们把正在熟睡的淮西军守城士兵全部杀死,只留下更夫继续打更,然后打开城门,大队人马一拥而入。

鸡叫三遍的时候,李愬已经进入吴元济的外宅。吴元济的亲兵被惊醒了,赶快报告吴元济说:“主帅,官军来啦!”吴元济在被窝里笑着说:“准是俘虏和囚犯们在偷东西,等天明把他们全部杀死!”过一会儿又有人跑来报告说:“主帅,咱们的城已经陷落啦!”吴元济说:“这一定是洄曲子弟来向我求寒衣呢。”他披衣起床,站在大厅里侧耳一听,只听见李愬的军官在传达号令,下边响应的大概有上万人。他这才害怕起来,赶紧带领亲兵,登上内城的牙城进行抵抗。

李愬命令部将攻打牙城,捣毁牙城的外门,收缴里面的兵甲器械。天亮以后,官军放火焚烧内城的南门。城里的老百姓恨透了吴元济,这时候都争着背柴担草,帮助官军焚烧城门。城门烧毁了,官军拥入内城。吴元济见大势已去,只好在城上低头请罪。第三天,李愬命令把吴元济装进囚车,押送到京城报捷。

淮西大将董重质率领一万多精兵屯驻在洄曲。李愬决定争取他,于是亲自到董重质的家里去访问,抚慰他的家属,并且派他的儿子拿着书信去劝他归顺朝廷。董重质见大势已去,李愬又温情感化,于是单人匹马到蔡州来向李愬投降。北路的唐军将领李光颜立即赶到洄曲军营接收了董重质的全部人马。接着,申州、光州(申州即今河南信阳、光州即今河南光山)等地的淮西军二万多人也都先后投降了。

李愬命令把吴元济装进囚车,押送到京城报捷。(www.xing528.com)

事后,李愬请裴度进驻蔡州城,主持受降的事情。他自己带兵回到文成栅。这时候,将领们问李愬:“当初咱们在朗山打了败仗,您不发愁,反倒高兴;在吴房打了胜仗,您不乘胜拿下这个地方;现在冒着大风大雪,连夜急行军,孤军深入,直取蔡州,一战成功。请问这是为什么?”

李愬笑了笑,从容地回答说:“在朗山故意打个败仗,是为了麻痹敌人,让他们不做防备。打了胜仗而不攻占吴房,是免得敌人把这里的部队撤回蔡州,并力固守,达到继续分散敌人兵力的目的。大风大雪,天气阴晦,敌人看不见报警的烽火,不知道咱们会突然进击。孤军深入,士卒们抱着必死的决心,有进无退,所以能够一举袭取蔡州,活捉吴元济。”

李想用兵,深谋远虑,胸有成竹,部下无不佩服。

读史学成语

深谋远虑:谋:谋划,计划;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例句:推动国家建设,要深谋远虑,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