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水池和水塔容积计算解析

清水池和水塔容积计算解析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水池和水塔的调节容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水塔中一般贮存调节水量和消防水量,其有效容积W′为式中:W1为调节容积,m3;W2为消防用水贮存容积,m3,按10min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工业用水的贮水池和水塔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调度、事故和消防等要求确定。当水厂外无调节构筑物时,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可按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计算。

清水池和水塔容积计算解析

水池和水塔(或高地水池)统称为调节构筑物。清水池一般设置在水厂内,其作用是调节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供水量之间的差额。水塔(或高地水池)的作用是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差额。由于水塔造价较高,调节容积有限,故用水量较均匀的大中城市往往不设水塔,而用水泵调节流量。若城市中有合适的高地,可建造高地水池,代替水塔,降低造价。给水系统中设置调节构筑物除可调节流量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给水系统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清水池和水塔的调节容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当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相接近时,清水池容积较小,但水塔容积将会增大;而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越接近于用水量时,水塔容积越小,而清水池容积则越大。

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根据24小时的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曲线求得;二是在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的资料时,凭经验数据估算。

一、根据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曲线计算调节容积

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应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拟定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节构筑物容积的计算。

图4-2 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简图

1-一级泵站供水曲线;2-二级泵站供水曲线

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原理参见图4-2。在图中,20时到次日5时,一级泵站供水量大于二级泵站供水量,多余的水量贮存在清水池中;而在5时到20时,一级泵站供水量小于二级泵站供水量,需取用清水池中的存水,以满足二级泵站的供水要求。但在一天之内,取用的水量应刚好等于贮存的水量,即清水池的调节容积应等于图中A部分面积或B部分面积,亦即等于累计取用的水量或累计贮存的水量。

水塔的调节容积应根据二级泵站供水曲线和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

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参见表4-1。表中(2)(3)(4)项数据分别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二级泵站供水曲线和一级泵站供水曲线得到。(5)项为(2)、(4)项之差;(6)项为(3)、(4)项之差;(7)项为(2)、(3)项之差。将(5)、(6)及(7)项中的正值或负值分别累计相加,总值即清水池或水塔的调节容积,以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数表示。不设水塔时清水池容积为17.78%;设水塔时清水池容积为12.5%,水塔容积为6.55%,总调节容积12.5%+6.55%=19.05%,略大于不设水塔时的调节容积。是否设水塔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表4-1 调节容积计算

(www.xing528.com)

清水池中除贮存调节水量外,还应贮存消防用水和水厂内冲洗排污等生产用水,并应满足消毒的接触时间要求,因此清水池的有效容积W为

式中:W1为调节容积,m3;W2为消防用水贮存容积,m3,按火灾延续2h计算;W3为水厂生产用水贮存容积,m3,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10%计算;W4为安全贮量,m3

水塔中一般贮存调节水量和消防水量,其有效容积W′为

式中:W1为调节容积,m3;W2为消防用水贮存容积,m3,按10min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

工业用水的贮水池和水塔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调度、事故和消防等要求确定。

二、按经验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有效容积

当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的资料时,可以凭经验数据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有效容积。

当水厂外无调节构筑物时,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可按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计算。在二级泵站采用分级供水时,水塔的有效容积可为最高日用水量的2.5%~6%。

对上述数据,小城市采用高值,大城市采用低值。

此外,为保证清水池检修或清洗时不间断供水,清水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不得少于两个,并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泄空;如有特殊措施能保证安全供水时,也可只设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