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钟公庙街道志:基督教在鄞县的传播与发展

钟公庙街道志:基督教在鄞县的传播与发展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督教是对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在我国通常单指新教,亦称耶稣教。基督教从15世纪初传入中国,但发展不大。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传教权,迅速发展传教活动,浙江为全国基督教传入最早省份之一,鄞县又是浙江省最早传入之县。为培养教牧人员,基督教各派在鄞开设神道院、圣经书院等招收教徒。新中国成立后,教堂改名为新村伯特利。1875—1877年教会在胡家购买宅基地,建造了西式新教堂一座。

钟公庙街道志:基督教在鄞县的传播与发展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在我国通常单指新教,亦称耶稣教。基督教从15世纪初传入中国,但发展不大。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传教权,迅速发展传教活动,浙江为全国基督教传入最早省份之一,鄞县又是浙江省最早传入之县。为培养教牧人员,基督教各派在鄞开设神道院、圣经书院等招收教徒。教堂为教徒听讲道和诵经的活动场所。

钟公庙伯特利教堂

1937年于傅家奇始建布道所。1943年,有50个残疾孤儿宁波伯特利来该布道所后,开始建造三星伯特利堂及孤儿院。1944年,伯特利圣经学院毕业生姚祖泉、李文英来此布道所传道。新中国成立后,教堂改名为新村伯特利。1958年因历史原因,教堂与陈婆渡教会合并,房子用作开办工厂直到“文化大革命”。1978年,徐阿娥等三人在傅家奇又开始聚会,后又转慧灯寺车站边小屋。1985年,原教堂退赔到位。1995年,经上级批拨两亩多地、投资50万元建造新教堂。

2008年,教堂活动人数增加,又获批四明西路地块七亩二分,投资200万元建造10000多平方米教堂。(www.xing528.com)

1857年,鲍家耷村鲍光熙在宁波长老会书馆学习后返乡,在村人鲍万顺家开始办学传道,成为当时鄞县农村最早礼拜堂。1861年6月鲍家耷长老会分会成立,立传道士鲍光熙、郁忠恩为治长。1864年宁波城区老会派教师倪维恩、长老路介目为委办,在鲍家耷租屋设立布道所。1870年因人多场地小,礼拜堂迁入陈婆渡胡家。1875—1877年教会在胡家购买宅基地,建造了西式新教堂一座。1949年因台风教堂及住宅被刮倒成了废墟,而后教友筹资在原地重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会活动停止,礼拜堂成为公社麻纺厂、丝绸厂厂房,直到2005年后陈婆渡旧村改造时被拆除。

此外在高塘桥曾有高塘桥复归安息日会。具体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