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骥才的文化遗产:力主应县木塔不能再上人!

冯骥才的文化遗产:力主应县木塔不能再上人!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过应县木塔,我心里最想说的话,就是这一句:木塔绝对不能再上人了!但到了应县木塔上一看,比料想的境况糟得多。虽然木塔的倾斜已久,但近几年变得明显加快。现在,5层木塔对外开放到第三层。虽然管理部门限制每次同时上塔者不能超过三十位,但依我观察毫不严格。木塔的每一层,至多只有一个看守者。但可能出现的事就摆在我们面前——反正这塔,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上人了!

冯骥才的文化遗产:力主应县木塔不能再上人!

看过应县木塔,我心里最想说的话,就是这一句:木塔绝对不能再上人了!

早就从媒体上获知,这座辽代木制的宝塔一如比萨塔,已经倾斜,因受世人之担忧。但到了应县木塔上一看,比料想的境况糟得多。

虽然木塔的倾斜已久,但近几年变得明显加快。几年来,倾斜度加大了六十多度。现在,5层木塔(不算暗层)对外开放到第三层。就这三层来看,笔直而立的木柱已经不多。有的斜得吓人。梁柱与斗拱之间插接的木榫有的已经完全脱开。此塔是层层叠加,没有穿层的大柱。故而,整座塔的倾斜分成三截,中层向右,上层向左。这就给治理造成极大的困难。故而,治理方案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有的主张落架重建,有的主张用吊悬的方式分段调整与加固。现在所做的只是专家们对其险情随时进行监测而已。

在方案没确定之前怎么办?也就是在尚无治疗方案之前,怎样对待这位病体垂危的“老人”?(www.xing528.com)

现在每天上塔的游客,少至一百,多至数百,旅游季节游客如云。虽然管理部门限制每次同时上塔者不能超过三十位,但依我观察毫不严格。塔大人杂,对进塔和出塔很难有效地控制。但每一位游客都会给病塔增加一百多斤的负荷。人们来回走动,还会产生震动,对病塔造成进一步伤害。我发现有的楼板踩上去已经有些颤动。可是有的游人在上面故意颠动双腿,试试楼板是否结实。因此游人上去,只能增加人为破坏的可能。木塔的每一层,至多只有一个看守者。如此力度如何能捍卫这座巨大而罕世的千年宝塔?更不用说,每一层还都有极为精美的辽塑!万一坍塌,损失无可估量!

但可能出现的事就摆在我们面前——反正这塔,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上人了!

但是,一旦谢绝参观,一笔不算少的门票收入从何而来?门票一张30元,一天至少几千元,谁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