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沙尘暴多发区及分布特点

中国沙尘暴多发区及分布特点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是中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地,它属于中亚沙尘暴区域的一部分。南疆盆地、河西地区及内蒙古中部,是我国沙尘暴年发生日数大于10天的主要分布区域,且均在沙漠及其边缘地区发生。中国沙尘暴的分布特征影响面积大。

中国沙尘暴多发区及分布特点

(1)中国沙尘暴的多发区域

中国的沙尘暴多发区主要位于东经74度~东经119度、北纬35度~北纬49度的广大北方地区,其中,南北跨越600千米、东西绵延4500千米。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是中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地,它属于中亚沙尘暴区域的一部分。其中,西起吐鲁番、哈密地区,东接绵延1000千米的甘肃河西走廊,北连内蒙古阿拉善盟,东扩外延到河套地区;北疆克拉玛依地区、南疆的和田地区及青海西北部地区的三个局地性沙尘暴区,是西北地区的两个强沙尘暴出现区域。

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反映了沙尘源分布状况对沙尘天气形成的重要作用,以及下垫面特征,基本类似于中国沙漠化土地及北方沙漠的分布。

南疆盆地、河西地区及内蒙古中部,是我国沙尘暴年发生日数大于10天的主要分布区域,且均在沙漠及其边缘地区发生。其中,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的沙尘暴多发中心在民丰,平均年发生日数为35.8天;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至内蒙古的阿拉善的沙尘暴多发中心在甘肃民勤,平均年发生日数为28.1天,这两个区域都是沙尘暴的多发地段。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荒漠化影响和危害比较严重,其地表植被稀少,多为旱地和沙地,大多数也是沙尘暴的易发区。

强或特强沙尘暴尽管可能出现在我国西北和华北许多地区,以及东北个别地区,但却仅有5个频数在20次以上的多发区:

以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南缘区,其发生次数为42次;

以民勤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区,其发生次数高达53次;

以拐子湖为中心的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区,其发生次数为25次;

以伊克乌素镇为中心的鄂尔多斯高原区,其发生次数为27次;(www.xing528.com)

以朱日和为中心的浑善达克沙地区,其发生次数为22次。

其中,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因此,有着较为均匀的频数。比如,阴山以北广大地区与阿拉善高原北部的频数都高于10次,所以,总频数的2/3(有些从蒙古国移来)为内蒙古的强及特强沙尘暴所占据。

(2)中国沙尘暴的分布特征

影响面积大。西起新疆,东抵沿海,分别有17和25个省市区受到沙尘暴和扬沙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频区集中。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和阿拉善盟、河西走廊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是发生沙尘暴的两个高频区。

地表沙化程度高。散布在青藏高原、黄河河套、内蒙古高原的沙地,以及塔克拉玛干等大沙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沙尘物质源,让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出现有强劲的后援基础。

另外,明显影响扬沙和沙尘暴地理分布的,还有地形地貌、天气系统、降水分布、山脉走向和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