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现生成联系与工作室思维视觉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

表现生成联系与工作室思维视觉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用技艺拓展促进表现,学生学会使用技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传达视觉意义。麻艺周六项目中有一个12岁的中学生,他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包含多个习惯的复杂习惯群。表现自然也经常与认识艺术世界同时出现。有些艺术家决定将作品的表现意图与对观众需求的考虑联系起来,就像设计师需和他们的客户协商、艺术家要面向特定的观众群体一样。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讨论真实的实践案例,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专注于在艺术作品中传达意义。

表现生成联系与工作室思维视觉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

因为艺术家要巧妙地将材料变为能够传达意义的形式,所以表现经常会与技艺拓展一起作用。通过用技艺拓展促进表现,学生学会使用技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传达视觉意义。但是其他习惯也会与表现和技艺拓展同时出现,包括拓展与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使用方法传达不同的意义);投入和坚持(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里通过系统地研究材料的特性和技法以传达某一特定思想);观察(注意材料的特质,由此产生新的想法或情感);反思(当学生谈论使用不同的材料传达思想,并对自己的成功之处做出评价时)。

麻艺周六项目中有一个12岁的中学生,他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包含多个习惯的复杂习惯群。这个中学生当时在做废物再利用雕塑。当他在教室里寻找各种可用的材料时(观察;技艺拓展),他注意到了一个硬纸盒上的标签,“那个标签看起来像是‘Pi’!”他惊呼道(表现;反思:提问和解答)。他又注意到很多盒子上都有这种标签(观察),然后他开始小心翼翼地用裁刀(matte knife)把它们剪下来(投入和坚持;技艺拓展)。接着他尝试用各种方法把这一堆‘Pi’标签堆砌起来(技艺拓展;拓展与探索)。“看!这是Pi-sa(比萨)斜塔!”(认识艺术世界;表现;反思)。他用的这个历史/数学双关语也显示了拾得艺术品所蕴含的戏仿和幽默元素,他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探索,参照有关历史古迹、事件和人物的双关语和笑话,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

表现自然也经常与认识艺术世界同时出现。例如,一位肖像画艺术家要在2012年创作的话,就要在当前的绘画的历史背景下作画。数百年来女性裸体一直是男性关注的对象,这影响着现代的人物主题——谁在看或谁应该看以及在欣赏作品时应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例如,有权和无权的问题)。有些艺术家决定将作品的表现意图与对观众需求的考虑联系起来,就像设计师需和他们的客户协商、艺术家要面向特定的观众群体一样。还有一些人认为艺术作品不应考虑观众的需求,作品只需忠于思想——即艺术家怎样呈现一种思想。(www.xing528.com)

为帮助学生学习表现,老师可以让他们观看并讨论艺术家的作品和视频——比如,Art21和PBS现代艺术、艺术家和主题系列——视频中艺术家们谈论了他们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艺术家如何看待自己作品所传达的意义?他们在创作时是如何将技艺拓展与巧妙的想法结合起来的?有没有证据表明作品的思想是处于演变状态或是预定好的?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讨论真实的实践案例,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专注于在艺术作品中传达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