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表预加固,隧道工程

地表预加固,隧道工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地表锚喷加固是比较合适的。图8-1-14洞门上方陡坎加固③ 洞口浅埋段预加固。地表注浆加固注浆管宜竖向设置。注浆管深度应根据需加固地层范围、隧道埋深确定,但不宜超过隧道底部开挖线以下1 m。注浆管应采用钢花管,钢管直径不宜小于70 mm,在需加固地层范围的钢管管壁应留有出浆孔,孔直径宜为8~12 mm,间距宜为单孔浆液扩散半径的1.4~1.7倍或300~500 mm。

地表预加固,隧道工程

1.地面锚喷预加固

在浅埋、洞口地段,由于覆盖层较薄,可能会形成边挖边塌的局面,使得进洞困难;在偏压洞口段,往往一侧边坡开挖过高,形成不稳定边坡,危及施工和运营。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地表锚喷加固是比较合适的。

(1)地表锚喷预加固类型与加固方法。

① 洞口边仰坡表层预加固。先按设计坡度刷坡,然后沿坡面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钢筋网。这种方法适用于松软砂土质地层坡面的加固,可防止表层的剥落和滑塌。其加固范围一般为刷坡范围。

② 洞门上方陡坎加固和仰坡加固。如图8-1-14所示,洞门上方陡坎系指洞门端墙施工前,衬砌拱顶外缘至仰坡坡脚的陡立壁面。如果岩体较软弱,可往陡坎中水平打入锚杆(或小导管),锚杆布置宽度以隧道洞宽为准,并喷射混凝土将陡坎面封闭,必要时加设钢筋网。地表锚杆可以垂直于坡面打入,也可以竖直打入(垂直于水平面),一般采用后者较多。

图8-1-14 洞门上方陡坎加固

③ 洞口浅埋段预加固。洞口浅埋段自然坡面较平缓,围岩软弱,隧道覆盖层浅(一般不大于25 m),洞口开挖后地层不能自稳时,以锚杆加固为主。为保证加固效果,锚固砂浆达到70% 强度后,才能进行下方隧道的开挖。

地表锚杆纵向布置如图8-1-15所示,纵向加固长度为浅埋段长度,也可以从洞口至埋深h≤2b时的长度作为加固长度。锚杆横向布置如图8-1-16所示,以不侵入隧道开挖范围为原则,按距隧道开挖线0.5 m的距离控制,锚杆加固范围的方法常用经验方法及破裂面估算法。经验方法是按横向加固宽度B≥(1~2)b(b为隧道开挖宽度)确定的;破裂面估算法按照隧道浅埋段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所述,在浅埋段会形成如图8-1-16(a)所示的破裂面,破裂面之间的土体会产生下沉,故破裂面与地表的两个相交点之间的宽度就是地表下沉变形的宽度B,一般取锚杆加固宽度略大于这一宽度(每边加宽1~2 m)。(www.xing528.com)

图8-1-15 地表锚杆纵向布置

图8-1-16 地表锚杆横向布置

(2)地表锚喷预加固经验参数。

地表锚喷预加固喷射混凝土厚度为5~10 cm;锚杆直径为16~22 cm,长度一般为3~6 m,或依具体情况而定。锚杆间距为1~2 m,沿隧道纵向宜密一些,横向可稀一些,呈梅花形布置。以往多采用砂浆锚杆,锚杆孔直径≥40 mm,如工程造价允许,建议采用中空锚杆,效果更好。钢筋网采用直径6~8 mm钢筋编扎成40 cm×40 cm的网格,焊接于锚杆地表出露端。

2.地表注浆加固

地表注浆加固也是一种浅埋隧道围岩加固方法,用于地层松散、围岩稳定性较差、掌子面自稳能力弱、开挖过程中可能引起坍方的浅埋段或洞口地段加固。

地表注浆加固注浆管宜竖向设置。注浆管深度应根据需加固地层范围、隧道埋深确定,但不宜超过隧道底部开挖线以下1 m。注浆管平面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注浆管应采用钢花管,钢管直径不宜小于70 mm,在需加固地层范围的钢管管壁应留有出浆孔,孔直径宜为8~12 mm,间距宜为单孔浆液扩散半径的1.4~1.7倍或300~500 mm。沿隧道纵向加固范围应超出不良地质段5~10 m,加固宽度宜可取1.5~2.0倍隧道宽度控制。注浆管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验,找出合理注浆压力、单孔注浆量和注浆配比等参数后再进行施工。相邻孔不得同时施工,应在一孔注浆浆液终凝后,再进行相邻孔开孔。注浆施工应满足环保要求。注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 后方可进行隧道开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