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

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该点后,磁通量变化速率降低,感应电动势下降,根据楞次定理可知,这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A端为“+”、B端为“-”。可见在信号转子转动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即发生交替变化,因而线圈两端输出的是交变信号,且信号转子每转一周产生四个交变信号。图4-17 不同转速时传感线圈内磁通及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情况a)低速 b)高速

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

点火信号发生器装在分电器内,它由分电器轴带动的信号转子1、永久磁铁4、铁心3和绕在铁心上的传感线圈2组成,如图4-16所示。信号转子上的凸齿与发动机气缸数相同。其工作原理如下:

978-7-111-32344-0-Chapter04-18.jpg

图4-15 丰田20R型发动机用磁感应式电子点火装置电路

1—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2—点火电子组件 3—分电器 4—火花塞 5—点火线圈

978-7-111-32344-0-Chapter04-19.jpg

图4-16 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a)靠近 b)对正 c)离开

1—信号转子 2—传感线圈 3—铁心 4—永久磁铁

永久磁铁的磁通从N极经信号转子→铁心→S极。点火开关闭合后,当发动机未转动时,信号转子不动,无信号输出。但当发动机在起动机驱动下转动时,信号转子便由分电器轴带动旋转,这时信号转子的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将发生变化,使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因而在传感线圈内便产生交变电动势。(www.xing528.com)

在图4-16a所示的位置时,由于信号转子的凸齿逐渐向铁心靠近,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越来越小,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逐渐增多,于是在线圈内便产生一感应电动势(其方向是阻碍磁通的增加,大小与磁通的变化速率成正比)。当信号转子转到铁心位于信号转子两个凸齿之间的某一位置Ⅰ时,磁通变化速率最大,其感应电动势最高(见图4-17)。过该点后,磁通量变化速率降低,感应电动势下降,根据楞次定理可知,这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A端为“+”、B端为“-”。

在图4-16b所示的位置时,转子凸齿和铁心中心线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最小,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的变化量为零,因而传感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也为零(见图4-17)。

当转子从图4-16b所示的位置转向4-16c所示的位置时,转子凸齿逐渐离开铁心,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越来越大,磁通量越来越少。当转到铁心位于信号转子两个凸齿之间的某一位置Ⅱ时,磁通减少的速率最大,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最高。此后磁通减少的速度慢,感应电动势下降,根据楞次定理,这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A端为“-”、B端为“+”。

可见在信号转子转动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即发生交替变化,因而线圈两端输出的是交变信号,且信号转子每转一周产生四个交变信号。该交变信号输入给点火电子组件即可控制点火系统。

不同转速时,传感线圈内磁通的变化以及传感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情况如图4-17所示。

978-7-111-32344-0-Chapter04-20.jpg

图4-17 不同转速时传感线圈内磁通及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情况

a)低速 b)高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