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抗震设计:结构抗震变形验算误区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结构抗震变形验算误区解析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框架填充墙结构,根据试验资料的分析,当砌体填充墙与框架间出现周边裂缝至墙面初裂时,变形值极小,层间位移角约为1/500;当墙面开裂较普遍,沿对角线裂缝基本贯通时,变形值(位移角)为1/650~1/350,但这时裂缝不宽且较易修复正常使用;当变形(位移角)达到1/120~1/80时,砌体破裂而严重破坏。其他材料的非结构墙体,如外挂墙板及各种轻质隔墙,通常来说,其“不坏”的容许变形能力比砌体填充墙要大,但目前尚缺乏完整的实验资料。

建筑抗震设计:结构抗震变形验算误区解析

【规范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5.5.1 表5.5.1所列各类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Δue≤[θe]h (5.5.1)

式中 Δ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计算时,除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外,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应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

[θe]——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宜按表5.5.1采用;(www.xing528.com)

h——计算楼层层高。

5.5.1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978-7-111-46319-1-Chapter03-6.jpg

【解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中所采用的非结构构件(包括围护墙、隔墙和各种装修)种类繁多,材料的容许变形能力会受其性质和与结构连接性能的影响,经济合理地确定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制值[θe]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对于框架填充墙结构,根据试验资料的分析,当砌体填充墙与框架间出现周边裂缝至墙面初裂时,变形值极小,层间位移角约为1/500;当墙面开裂较普遍,沿对角线裂缝基本贯通时,变形值(位移角)为1/650~1/350,但这时裂缝不宽且较易修复正常使用;当变形(位移角)达到1/120~1/80时,砌体破裂而严重破坏。因此,工程实用上用砌体填充墙面裂缝不超过对角线贯通作为“不坏”的标志。其他材料的非结构墙体,如外挂墙板及各种轻质隔墙,通常来说,其“不坏”的容许变形能力比砌体填充墙要大,但目前尚缺乏完整的实验资料。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初裂时变形值(位移角)为1/5000~1/3000,墙板出现对角裂缝时的位移角约为1/1000~1/8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