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砌体房屋楼、屋盖未按要求设置-常见问题解析

砌体房屋楼、屋盖未按要求设置-常见问题解析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3.5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4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6度时房屋的屋盖和7~9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跨度不小于6m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高了6~8度时预制板相互拉结的要求,同时也取消了独立砖柱的做法。

砌体房屋楼、屋盖未按要求设置-常见问题解析

【规范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7.3.5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

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

3 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4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6度时房屋的屋盖和7~9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7.3.6 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6m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www.xing528.com)

7.3.7 6、7度时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以及8、9度时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ϕ6的通长钢筋和ϕ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ϕ4点焊网片。

【解析】

楼、屋盖是房屋的重要横隔,除了确保本身刚度整体性外,其抗震构造要求,还包括楼板搁置长度,楼板与圈梁、墙体的拉结,屋架(梁)与墙、柱的锚固、拉结等,是保证楼、屋盖与墙体整体性的重要措施。

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之间可靠连接。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

坡屋顶房屋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可靠连接,檩条或屋面板应与墙、屋架可靠连接。

预制阳台,6、7度时应与圈梁和楼板的现浇板带之间可靠连接,8、9度时不应采用预制阳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提高了6~8度时预制板相互拉结的要求,同时也取消了独立砖柱的做法。在装配式楼板伸入墙(梁)内长度的规定中,明确了硬架支模的做法(硬架支模的施工方法是:先架设梁或圈梁的模板,再把预制楼板支承在具有一定刚度的硬支架上,然后浇筑梁或圈梁、现浇叠合层等的混凝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