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方法

计算机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方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过程与手工绘图的过程大致相同,也是先平面再立面、剖面,最后详图;先主要轮廓线后次要轮廓线;先绘制图形再标注说明。2)建立轴网绘制建筑平面图一般从建立轴网开始,以此作为墙体的定位基准,常用方式是画线偏移法。图16.11绘制轴网为了减少作图工作量,在平面图左右对称的情况下,一般只画出其中的一半,然后使用镜像命令直接生成另外的部分。完成此项操作后即可得到如图12.13 所示的建筑平面图。

计算机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方法

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过程与手工绘图的过程大致相同,也是先平面再立面、剖面,最后详图;先主要轮廓线后次要轮廓线;先绘制图形再标注说明。

建筑平面图绘制的基本顺序:轴线→墙线→柱子→门窗→楼梯→其他细部→尺寸→文字标注。下面以图12.13 为例,介绍建筑平面图的常用绘制过程。

1)图层设定

良好的图层控制习惯可以帮助操作者更方便地对图纸进行修改编辑。结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7)的要求,建筑平面图中某些内容的常用图层名及规范推荐图层名如表16.5 所示。

表16.5 建筑平面图常用图层设置

注:①本表中“*”代表尺寸填充等根据所标、所填的内容,在图层名前段作具体对应;
②“#”表示根据阳台配景等具体内容,图层名后段有具体对应变化。

从表16.5 中可以看出,在国标推荐图层名中,图层均以“A-”开头(“A”是建筑专业代码名称,以显示与其他工种的区别),并将各种不同的构件和符号类别全部单独设层(详细的分层方式将有利于与其他工种的图纸配合),而常用图层名则体现出较为简洁的图层控制,单独绘制建筑图纸时能够提高效率。本节为配合初学者的理解和叙述方便,采用常用图层名进行讲解。

2)建立轴网

绘制建筑平面图一般从建立轴网开始,以此作为墙体的定位基准,常用方式是画线偏移法。

选择DOTE 层为当前图层,使用LINE 命令绘制一条水平直线和一条铅垂直线,得到红色的单点长画线,线的长度分别以略长于横、竖两个方向总长度为佳。

使用偏移OFFSET 命令,依照图12.13 中开间和进深数据画出轴网,调整内部的局部短墙轴线,绘制出轴网。为避免混淆,还可以同时标注出轴线圈及轴线号,如图16.11 所示。

3)绘制墙体

轴网绘制完成后,就可以在其上进行墙线的绘制,使用MLINE 指令是比较快速有效的方法。

MLINE 指令有三种对齐方式:“上”“下”和“无”,分别代表光标位于多线的上方、中央、下方。此处可选“无”,然后直接沿轴线绘制,平行线的宽度应设置为墙的厚度。设置当前层为WALL,开始绘制。

由于剖到的墙体应画为粗线,所以应加粗线宽,为了让绘图者更清晰地掌握线宽关系,可以进入粗线层(THICK),使用PLINE 指令设置好宽度以后沿墙线加粗一圈。但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建筑图中,图线加粗后会影响屏幕上图线的显示速度和效果,所以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在打印出图的时候按颜色来设置线宽,以达到输出各种线宽的目的。

图16.11 绘制轴网

为了减少作图工作量,在平面图左右对称的情况下,一般只画出其中的一半,然后使用镜像命令直接生成另外的部分。本图的两单元平面布置大体相同,故在本步骤先画出其中的一个单元,待完成其余部分后再进行镜像和复制,如图16.12 所示。

4)绘制柱子

设置当前层为COLUMN,开始绘柱。可利用多段线指令PLINE 按柱子形状尺寸绘出封闭轮廓线,然后设置HATCH 图层为当前层,调用图案填充命令HATCH(选择柱轮廓线,内部涂黑或者填充材料图案)。

5)绘制门窗

在已经画好的墙线上加入门窗,绘制窗户主要使用LINE 指令,绘制门主要用到LINE 和ARC 指令。建议使用BLOCK 指令将不同的门窗分别制作成图块,然后插入到所需的位置,如图16.13 所示。

6)绘制楼梯

先按照画墙线的方法补出楼梯端部所缺墙段,如有需要还应开启门窗,然后开始楼梯梯段的平面绘制。

设置STAIR 层为当前层,梯段部分可以使用ARRAY 和OFFSET 指令进行绘制,在折断线处使用TRIM 命令修剪,然后作出箭头,完善图形。为避免遗漏,一般在绘制楼梯的同时就应该在箭头尾部标明上、下方向,如图16.14 所示。设计中如有坡道、电梯等垂直交通部分,通常也在这一步骤完成。

图16.12 绘制墙体和柱

图16.13 绘制门窗(www.xing528.com)

7)镜像对称

由于建筑图纸中常有对称形态,因此往往只画出其中的一半,再通过镜像指令作出对称部分来得到完整的图形,且需用TRIM 和ERASE 指令修整对称结合处轴线的图形,如图16.15所示。

图16.14 楼梯绘制

8)配景及家具绘制

本例需要完善的是空调和落水管等细节,同时需要根据图纸的深度要求添加洁具和家具。建议在各次绘图中都建立家具与洁具图块存档,不断完善自己的图库,以利于日后在别的图纸中直接调用,减少重复性工作。完成后的图样如图16.16 所示。

9)尺寸及标高标注

尺寸标注分为轴线标注和墙段标注两个主要部分,应严格按照制图规范的要求绘制轴线圈,注写轴线编号,同时标注3 道尺寸,并完成包括详图索引在内的图纸中所需内外直墙段的各种细部标注。然后绘制标高符号,注写本层的标高。

以上操作均在PUB_DIM 层进行,全部完成后所得结果如图16.17 所示。

10)文本注写

图16.15 镜像命令完成对称作图

图16.16 补充配景细节

图纸中的文本填写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门窗标注和房间名称等文字填写。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常用的文字样式和文字高度可以参照表16.6 及表16.7 进行定义。

表16.6 中文字体参考表(按出图比例1∶100)

表16.7 数字、英文字体参考表(按出图比例1∶100)

建筑施工图中的门窗必须进行编号,为了让对应状态更加清楚,可以在使用WBLOCK 指令在自行制作门窗的图块时将门窗标注的字样直接写进该门窗块中,这样插入门窗块的时候就自带标注;也可以在绘制的最后根据需要逐一填写。后者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自由移动编号位置,以避免与其他标注相互遮挡,发生冲突。

楼梯的上、下行及步数标注也应在这一步完成。图中汉字使用TEXT 指令,在PUB_TEXT层注写。完成此项操作后即可得到如图12.13 所示的建筑平面图。

11)图框插入及布图调整

图纸绘制基本完成以后就必须插入图框了。首先要确定图幅,根据第16.2.9 节中所讲到的绘图比例和出图比例的概念,图框的大小需要由出图比例来控制。

本例平面图要求的比例是1∶100,打印A2 图幅图纸,由于采用的绘图比例为1∶1,则需要在打印时缩小100 倍,即可确定出图比例为1∶100。A2 图幅图框大小为594 mm×420 mm,那么在1∶100 出图比例下,AutoCAD 计算机绘制的A2 图框大小应为为长59 400、宽42 000。

一定要注意调整尺寸标注参数和文字的大小。例如,在1∶100 的出图比例下,要使打印出来的图纸上文字为5 号字,则字体的高度应为500。而前面所进行的尺寸标注等,也需要根据出图比例在尺寸样式中设置比例参数,以满足出图后尺寸正常大小。

进入PUB_TITLE 层,使用矩形命令RECTANG 或者直线命令LINE 画出59 400 长、42 000宽的外框,然后绘制内框和图标。实际工程中,各设计单位都有自己固定的图框图标格式,可以调整好比例直接插入调用。

接下来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对整张图纸的完善修整,包括使用文字标注指令填写图标各项,注写图名,根据需要添加详图索引等。如果是底层平面图,还需要画出剖切符号和指北针等。

所有调整完成、检查无误以后,整张建筑工程平面图便绘制完成,如图16.18 所示(本例只插入了图框边线,会签栏及图标格式根据各设计单位要求的固定格式自行添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