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水市革命老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广水市革命老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来重视发展工业经济,认真组织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截至2000年,通过改制优化结构,民营经济得到发展,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全面进入“公退民进”改制程序。到2006年,全市共引进亿元项目3个,过5000万元项目8个,过1000万元项目56个,建成“一线三区”工业走廊,十里工业园、广水开发区、桐柏工业园等相继入驻规模企业120多家,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县市。

广水市革命老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历来重视发展工业经济,认真组织实施“工业兴市”战略。1979年后,县工业企业除原有的广水卷烟厂、风机厂、化肥厂、化工厂等一批骨干行业得以发展外,还兴办起麻纺厂、罐头厂、涂料厂、制药厂、同心塑料厂等国营和乡镇集体工业企业。至1986年,全县工业有卷烟、机械、化工、食品、印刷等十几个行业的企业达300多家。其中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44家,独立核算集体企业260家,固定资产原值1.4亿元,职工1.5万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市工业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企业内部推行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外部推进兼并的横向联合,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应山、广水、马坪。到1994年,全市工业企业开始步入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租赁、兼并、破产、产权转让等改制形式。截至2000年,通过改制优化结构,民营经济得到发展,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全面进入“公退民进”改制程序。通过改制、重组,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规模企业达到57家。到2006年,全市共引进亿元项目3个,过5000万元项目8个,过1000万元项目56个,建成“一线三区”工业走廊,十里工业园、广水开发区、桐柏工业园等相继入驻规模企业120多家,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县市。之后,按照“产品经营集约化、分工协作专业化、企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加快资本向规模企业集中,工业结构日趋优化。

2006年以来,以省风机厂、双剑风机为主导的风机产业,以华鑫冶金、金汇实业为主导的冶炼铸造产业,以雅都恒兴、广彩印刷为主导的造纸包装产业,以双雄催化、鄂北制药为主导的医药化工产业,以利成制衣、盛华被装为主导的纺织服装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形成以风机制造、造纸包装、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六大产业为支柱、500种定型产品为依托的工业体系。支柱产业网络企业174家,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国风机名城”,成为全国重要的风机生产基地。同时正在打造亚洲最大的乳酸生产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小针剂生产基地、湖北最大的防水卷材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再生纸生产基地。2011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总资产7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49亿元,从业人员29590人,高新技术企业9家,11种产品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8种商标获“湖北著名商标”。工业企业中80种新产品、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认可,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登记7项。规模企业中,华鑫冶金、省风机厂、广彩印刷等81家企业产值均在亿元以上。风机、服装、乳酸等产品出口到英、美、俄、日等国家和地区。全市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4.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1.4亿元,利税1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9%、62.4%、136.6%。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税收入库2.32亿元,同比增长64.2%。税收过两千万元的有:华鑫冶金、雅都纸业、广彩印刷、双剑风机、鼎盛科技5家企业。(www.xing528.com)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培植的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和五大基地,成为本市工业体系的支柱,同时证明了无工不富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