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塌方对段量测数据分析的影响

塌方对段量测数据分析的影响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塌方影响段拱顶下沉时间曲线见图6-6。图6-6塌方影响段拱顶下沉时间曲线图在对塌方体和变形影响段采取支护段设临时钢拱支护、支护段径向注浆、塌方体封闭、塌方体注浆加固、双导管超前预支护等一系列加固措施后,采用人工风镐进行塌方体开挖,同时对初期支护进行拆换,支护拆换后拱部变形稳定,未出现初期支护开裂现象,并顺利通过塌方段。

塌方对段量测数据分析的影响

隧道进口方向施工至ZK1+041里程处,由于左线隧道进口段(K0+845~K1+162)共317m均为浅埋段,该里程段隧道埋深仅19.4m左右,约为1.1倍洞跨,属于典型浅埋隧道,并加之连续降雨等原因,发生冒顶塌方事故;冒顶塌方导致已经施工的ZK1+027~ZK1+041(共14m)范围内初期支护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严重变形,并侵入隧道净空,发生坍塌事故后,在隧道地表纵向加密增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同时继续加强原设置测点的监控量测。

由于坍塌将部分已支护段坑道掩埋,对于塌方影响段,只对有条件监测的断面继续进行拱部沉降观测,时间从支护埋点开始(初始值)→塌方→封闭加固塌方体→塌方体注浆固结→影响段拱部搭设临时拱架→拱部径向注浆加固。塌方影响段拱顶下沉时间曲线见图6-6。根据拱部下沉位移与时间曲线,拱部围岩塌方影响基本稳定后,即对拱部和塌方体进行固结措施,经过对拱部进行临时钢架支撑和径向注浆后,围岩变形增速减缓。ZK1+031处拱部最大沉降达到194.6mm,ZK1+036处拱部最大沉降达到342.3mm。

(www.xing528.com)

图6-6 塌方影响段拱顶下沉时间曲线图

在对塌方体和变形影响段采取支护段设临时钢拱支护、支护段径向注浆、塌方体封闭、塌方体注浆加固、双导管超前预支护等一系列加固措施后,采用人工风镐进行塌方体开挖,同时对初期支护进行拆换,支护拆换后拱部变形稳定,未出现初期支护开裂现象,并顺利通过塌方段。此时隧道最大拱顶下沉32mm,变形得到了控制,塌方体稳定,表明塌方段处理措施是有效的、合理的。图6-7为初期支护拆换后拱顶下沉位移与时间曲线。

在塌方影响段,初期支护出现开裂、掉块等现象。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了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最后进行了初期支护拆换,拆换后初期支护效果良好,未出现初期支护开裂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