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契丹帝国的崛起与耶律璟的智慧箴言

契丹帝国的崛起与耶律璟的智慧箴言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穆宗也幸运地镇压了四次贵族的叛乱,但是最终他还是死于叛乱,只是不再是贵族叛乱,而是那些日常被自己视如草芥的近侍们。另一个事实也证明了穆宗不好女色,就是到穆宗38岁被害为止,并没有子嗣留下来。穆宗激烈镇压反叛者的十年间,尽管耶律贤身份特殊,但还未达到被列为镇压对象的年龄,所以幸运地躲过了皇帝堂叔的屠刀。

契丹帝国的崛起与耶律璟的智慧箴言

在镇压察割叛乱的过程中,耶律屋质等人病急乱投医地把太宗的儿子、寿安王耶律璟推上了皇帝宝座,以其为旗号讨伐叛军。说病急乱投医呢,并非是带有倾向性,而是这个穆宗,真的是比世宗还不适合当皇帝。

以前粗看《辽史》,就有这样的疑虑,这位穆宗皇帝,好歹在位了19年,照理说,《穆宗本纪》怎么也不会少到一共不足二十页如此可怜的地步吧!精读之后,发现就这十几页,除去记载进贡的、反叛的、天灾人祸的,这位穆宗皇帝就没出现过几次,他也未免太低调了吧!

后来史书读多了,才知道,原来穆宗一直处于非清醒状态。穆宗嗜酒,不知道酒量多大,他是皇帝,酒是要多少有多少,想喝尽兴何难之有?只是酒这东西,要尽兴就必然会醉,醉了要是乖乖睡觉还好,就怕他醉了乱发酒疯,醉话连篇。普通百姓的醉话没什么影响力,但是他是皇帝啊,皇帝的口叫金口,开了就不能不按他说的做!

很不幸的,穆宗不是酒德很高的人,喝醉了,他会乱说话,比如杀人,而且常常是看见谁就说杀谁!皇帝最常见到的人是谁?当然是那些每天伺候在左右的人。在古代,那叫近侍,就是贴身伺候皇帝的人。在当时,死在这个醉皇帝“嘴”下的近侍一批又一批,穆宗清醒时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还曾下诏给大臣,说自己喝醉了下的命令,可以暂不执行。

可是效果显然并不好,别人可以不执行他的杀人命令,反正估计他清醒了也不会记得自己下过杀人的命令。但是谁敢拦着皇帝亲自动手杀人啊,就算喝醉了,他也还是皇帝啊!这样,枉死的人数还是没有减少。穆宗身边的侍者,常年生活在恐惧之中,怕久了,难免会想出极端的办法保全自己。

虽然穆宗也幸运地镇压了四次贵族的叛乱,但是最终他还是死于叛乱,只是不再是贵族叛乱,而是那些日常被自己视如草芥的近侍们。应历十九年(969)二月,穆宗皇帝冬捺钵至怀州,一次游猎罢回到行帐后又喝多了。酒醉的他顺嘴说了句要杀掉侍者的话,然后就昏睡过去了。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早就吓破了胆的侍者们,看着酩酊大醉的皇帝,决定彻底地给自己一个解脱。于是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厨子辛古等六人合力将睡梦中的穆宗皇帝送上了黄泉路。这位穆宗皇帝生得糊涂,死得也不清醒,倒是始终如一。(www.xing528.com)

穆宗皇帝死后,谁来继位又成了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完全出自穆宗本人。

他确实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皇帝,好酒、嗜杀,却偏偏不喜女色。从目前的史料来看,完全没有关于这位皇帝宠幸过哪个女人的记载。另一个事实也证明了穆宗不好女色,就是到穆宗38岁被害为止,并没有子嗣留下来。这样,穆宗一死,就没有所谓的正统继承人来即皇帝位了。皇位只能在有皇室血统的人中选出一个合适的。

可是穆宗刚即位的那十年,没干别的,就是琢磨着怎么把有皇室血统、可能发动叛乱的人统统杀掉。经过十年的打压,契丹帝国内部,能继承皇位的人所剩无几。这种情况下,又有一个人捡了个大便宜,这就是世宗皇帝的儿子耶律贤。

当年世宗在火神淀被耶律察割杀害,年仅4岁的耶律贤也在场,并且成为叛军追杀的对象,幸亏被一个叫刘解里的御厨用毡子裹起来藏在了厨房的柴火堆里,才逃过一劫。穆宗激烈镇压反叛者的十年间,尽管耶律贤身份特殊,但还未达到被列为镇压对象的年龄,所以幸运地躲过了皇帝堂叔的屠刀。等到耶律贤长大到开始懂得培植自己势力的时候,周围也有了一批拥戴他的文武大臣。而此时,我们的穆宗皇帝已经每天泡在酒坛子里,脑子也开始不清不楚了。

穆宗被杀死后,马上有人通风报信给耶律贤,他连忙与侍中萧思温等带领一千兵士赶到穆宗灵柩前,次日(己巳日)黎明宣布继位,是为景宗,改年号为“保宁”。从景宗开始,契丹帝国的皇位一直就在耶律倍一支中,并延续到帝国末期。这和契丹后来完成封建化,建立嫡长子继承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