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鲁政权成功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对比剖析

张鲁政权成功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对比剖析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者韩起从土地归属、官员治理、人的自由和道德恪守等四个方面,对东汉末年的张鲁政权与采用张鲁政权模式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了纵向比较。所以,人民公社化最终以失败告终。学术界开始将张鲁政权的管辖区域纳入研究视野,关注张鲁政权与三国格局、区域社会的发展关系问题,深化了张鲁政权对早期道教影响的认识,对张鲁政权的成功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进行对比剖析,也开始关注张鲁的社会治理模式,等等。

张鲁政权成功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对比剖析

学者韩起从土地归属、官员治理、人的自由和道德恪守等四个方面,对东汉末年的张鲁政权与采用张鲁政权模式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了纵向比较。认为东汉末年张鲁政权成功的原因在于遵循道家“无为而治”,顺应时代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耕者有其田,并且张鲁治下的官吏能切实起到表率作用,百姓有充分的言论和行动自由,有着宗教道义的道德底线制约。而这一切是人民公社无法企及的,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任命的官员没有表率作用,人们的言行受军事化的管理制约,无神论下的个体道德没有任何底线。所以,人民公社化最终以失败告终。同时,韩起认为,“一个社会,欲天下太平,办法只有两句话:权力必须是公共的,财产必须是私有的。”

这一时期有关张鲁政权研究的学术风格转换主要是基于: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新的评判标准,冲破了传统的政治意识禁区,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学术研究更加自由;另一方面,21世纪初期兴起的文化振兴热潮,政府将文化复兴作为国家发展、区域富强的新生产力提了出来,学术界紧跟时代潮流掀起了一波文化研究热潮,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挖掘上成果颇为丰富。

综上所述,毛泽东开启了张鲁政教合一政权研究的先河,至今已经过去将近60年,然而学术界对张鲁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振兴和文化产业化的提出,有关张鲁政权的研究更加多样化、深入化。学术界开始将张鲁政权的管辖区域纳入研究视野,关注张鲁政权与三国格局、区域社会的发展关系问题,深化了张鲁政权对早期道教影响的认识,对张鲁政权的成功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进行对比剖析,也开始关注张鲁的社会治理模式,等等。这些研究既是学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张鲁建政地——汉中文化兴市的契机。(www.xing528.com)

【注释】

[1]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编号:SLGKY12-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载于《文艺评论》,2015年第 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