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由于某种原因使轿厢或对重装置超越极限位置发生蹾底时,由缓冲器来吸收轿厢或对重装置的动能,从而实现缓冲吸振,减少对电梯及乘客和物品的损害。因此,弹簧式缓冲器又称蓄能式缓冲器。这也是弹簧式缓冲器一般用在低速电梯系统中的原因。当轿厢或对重撞击油压式缓冲器时,柱塞向下运动,压缩油缸内油液,将电梯动能转变成油液的压力能。油压式缓冲器以耗能方式工作,因此无回弹现象。

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缓冲器安装在井道底坑的地面上,是电梯极限位置上的最后一道安全装置。当由于某种原因使轿厢或对重装置超越极限位置发生蹾底时,由缓冲器来吸收轿厢或对重装置的动能,从而实现缓冲吸振,减少对电梯及乘客和物品的损害。另外,通过对对重的缓冲,还可防止轿厢冲顶事故的发生。

缓冲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弹簧式缓冲器和油压式缓冲器,如图2⁃30和图2⁃31所示。强制驱动电梯除在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设置缓冲器外,还应在轿顶上设置能在行程上部极限位置起作用的缓冲器。若有对重,则在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之前,这些上部缓冲器应不起作用。

1.弹簧式缓冲器

弹簧式缓冲器受力后弹簧被压缩变形,将轿厢或对重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通过弹簧的压缩行程和反力使电梯得到缓冲。缓冲过程中弹簧反力逐渐增大,缓冲力和缓冲减速度是不均匀的。但缓冲结束后,弹簧释放弹性能,使电梯回弹,反复几次后能量才能耗尽。因此,弹簧式缓冲器又称蓄能式缓冲器。蓄能式缓冲器仅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m/s的电梯。

蓄能式缓冲器的总行程应至少等于相应于115%额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两倍,即0.067v2×2=0.134v2(m)。无论如何,此行程不得小于65mm。

蓄能式缓冲器设计时应能在静载荷为轿厢与额定载重量之和(或对重质量)的2.5~4倍时达到上面规定的行程。弹簧的回弹次数和高度决定于轿厢的冲击速度、载荷及弹簧刚度。电梯速度越高,回弹越严重。这也是弹簧式缓冲器一般用在低速电梯系统中的原因。

978-7-111-38095-5-Chapter02-30.jpg

图2⁃30 弹簧式缓冲器的结构

1—缓冲橡皮 2—缓冲头 3—缓冲弹簧 4—缓冲弹簧座(www.xing528.com)

978-7-111-38095-5-Chapter02-31.jpg

图2⁃31 油压式缓冲器的结构

1—橡皮缓冲垫 2—通气孔螺栓 3—柱塞 4—液压缸 5—弯管 6—液压缸座

2.油压式缓冲器

油压式缓冲器是以消耗电梯的动能起到缓冲作用的,一般是通过节流口效应耗能方式使电梯停止。当轿厢或对重撞击油压式缓冲器时,柱塞向下运动,压缩油缸内油液,将电梯动能转变成油液的压力能。压缩的油液通过节流孔喷向柱塞腔,使油液的压力能最终转变为油液的热能,热量通过柱塞缸体散发出去,从而消耗了电梯的动能。因此,油压式缓冲器又称耗能式缓冲器。对于耗能式缓冲器,它的总行程应至少应相当于115%额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离,即0.067v2(m)。当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4m/s时,耗能式缓冲器的总行程可取0.067v2的50%;当额定速度大于4m/s时,可取0.067v2的1/3。但在任何情况下,行程不应小于0.42m。

当轿厢或对重离开缓冲器后,柱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复位,油液重新流回油缸内。油压式缓冲器以耗能方式工作,因此无回弹现象。缓冲性能可以通过调节节流孔的截面形状变化来改变轿厢缓冲过程的速度变化,它的性能优于弹簧式缓冲器,既可用在低速电梯上,又可用在快速及高速电梯上。

缓冲器在底坑中一般安装三个,其中对重架下安装一个,轿厢架下安装两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