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墙体细部构造详解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墙体细部构造详解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勒脚、墙身防潮、散水和明沟、门垛和壁柱、压顶等。图3.33水平防潮层设置位置当景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层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将两道水平防潮层连接起来,以避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身。图3.39门垛图3.40墙垛6)压顶和顶饰压顶为了加强墙的整体性,一般在墙体的顶部设置压顶的构造形式。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墙体细部构造详解

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勒脚、墙身防潮、散水和明沟、门垛和壁柱、压顶等。

1)勒脚

勒脚是景墙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其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0.000至室外地面的高差部位。勒脚的作用是加固墙身,防止外界机械作用力碰撞破坏;保护近地面处的墙体,防止地表水、雨水、冰冻、屋檐滴下的雨水反溅到墙身或地下水的毛细管作用的侵蚀;考虑防水和机械碰撞时,勒脚高度应不低于500 mm,而从美观角度看,勒脚的高度应由立面处理决定。用不同的饰面材料处理墙面,增强建筑物立面美观。所以要求勒脚坚固耐久、防水防潮和饰面美观,通常有以下3种做法(图3.31)。

图3.30 碳化石灰空心板隔墙

(a)碳化石灰空心板尺寸;(b)安装;(c)隔墙平面节点;(d)隔墙剖面图

图3.31 勒脚构造

(a)抹面;(b)贴面;(c)石砌

(1)勒脚表面抹灰 在勒脚部位将墙加厚60~120 mm,再用水泥砂浆或水刷石罩面,具体为采用8~15 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 mm厚1∶2水泥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图3.32 墙身受潮原理

(2)勒脚贴面 在勒脚部位镶贴天然石材或人造石材,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

(3)勒脚用坚固材料 在勒脚部位采用条石、混凝土等坚固耐久的材料代替砖勒脚。

2)墙身防潮

除雨、雪的侵袭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毛细作用所形成的地潮会造成对勒脚部件的侵蚀。如果不对勒脚部件的墙体作防潮处理,地潮会沿墙身不断上升,致使墙面抹灰脱落,表面生霉影响景墙的耐久性,因此在勒脚处的构造中,应考虑墙身防潮问题(图3.32)。墙身防潮目的在于隔绝室外雨水及地潮等对墙体的影响,其处理方法有水平防潮和垂直防潮两种。

(1)防潮层的位置 水平防潮层一般应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如混凝土)范围以内,通常在-0.060 m标高处设置,而且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150 mm,以防雨水溅湿墙身;当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碎石、炉渣等)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地面一皮砖的地方,即在+0.060 m处(图3.33)。

图3.33 水平防潮层设置位置

当景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层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将两道水平防潮层连接起来,以避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身(图3.34)。

(2)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①油毡防潮层:在防潮层部位先抹20 mm厚M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干铺油毡一层或用热沥青粘贴油毡一层,油毡的宽度应与墙厚一致或稍大一些,油毡沿墙的长度铺设,搭接长度大于100 mm。油毡日久易老化失效,又由于油毡防潮层使基础墙与上部的墙体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目前很少采用这种方法了(图3.35(a))。

图3.34 垂直防潮层设置位置

图3.35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a)油毡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②防水砂浆防潮层:在防潮层位置抹一层20~25 mm厚掺3%~5%防水剂的1∶2水泥砂浆或用防水砂浆砌筑4~6皮砖。适用于抗震地区、独立砖柱和震动较大的砖砌体中,其整体性较好,抗震能力强,但砂浆是脆性易开裂材料,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墙体开裂或因砂浆铺贴不饱满时会影响防潮效果(图3.35(b))。

③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在防潮层位置铺设60 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36或38的纵向钢筋和6@250的横向钢筋以提高其抗裂能力。由于混凝土密实性和抗裂性较好,所以它适合于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墙体中(图3.35(c))。

(3)垂直防潮层的做法 在需设垂直防潮层的墙面(靠回填土一侧)先用1∶2水泥砂浆抹面15~20 mm厚,再刷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青两道;也可以直接采用掺有3%~5%防水剂的砂浆抹面15~20 mm厚的做法。

3)散水和明沟

(1)散水 在景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使勒脚附近地面水迅速排走,以防止地面水浸入基础,这一坡面称为散水或护坡。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 mm。散水的宽度不应小于600 mm,坡度为3%~5%。散水与墙体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或密封防水胶料进行嵌缝处理,防止墙体下沉时将散水拉裂(图3.36)。(www.xing528.com)

图3.36 散水

(2)明沟 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砌筑材料一般用现浇混凝土,外抹水泥砂浆。沟宽约200 mm,沟底应有1.0%左右的纵坡,使雨水排向窨井(图3.37)。在园林环境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散水、明沟、散水与明沟结合等作有组织排水;也可结合周围广场或道路的硬质铺地进行有组织排水。

4)踢脚线

踢脚线,也称踢脚板,是室内地面的下部与室内楼地面交接处的构造。其作用是保护墙面,防止因外界碰撞而损坏墙体和因清洁地面时弄脏墙身。

踢脚线的材料一般与地面相同,故可看作是地面的一部分,即地面在墙面上的延伸部分。踢脚线通常凸出墙面,也可与墙面平齐或凹进墙面,其高度一般为120~150 mm(图3.38)。

5)门垛和墙跺

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门垛宽度同墙厚,门垛长度一般为120 mm或240 mm(图3.39)。

图3.37 明沟

(a)混凝土砌筑;(b)黏土砖砌筑

图3.38 踢脚线

当景墙长度较长时,为了加强墙体的刚度,墙体中间常设置墙垛,墙垛的间距为2 400~3 600 mm,平面尺寸分为370 mm×370 mm,490 mm×370 mm,490 mm×490 mm等几种(图3.40)。

图3.39 门垛

图3.40 墙垛

6)压顶和顶饰

(1)压顶 为了加强墙的整体性,一般在墙体的顶部设置压顶的构造形式。压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加设钢筋网带的方式(图3.41)。

图3.41 压顶构造

(2)顶饰 顶饰是指景墙的顶部装饰构造做法。顶饰构造处理的基本要求有两个:

①形成一定的造型形态,以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

②形成良好的防水构造,以防止水分进入墙体,达到保护墙体的目的。

现代景墙中的顶饰,常采用抹灰进行处理,即以1∶4~1∶2.5的水泥砂浆抹底层与中层,然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面层,或者以装饰砂浆和石子砂浆抹出各种装饰线脚。如图3.42所示为抹灰类的顶饰构造做法。

图3.42 抹灰顶饰构造

对于有柱墩的顶饰,其装饰线脚一般随墙体贯通,或独立存在而自成系统(图3.43)。

图3.43 顶饰线脚构造

(a)立面图;(b)立面图;(c)平面图;(d)平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