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坑工程设计资料不完整解析

基坑工程设计资料不完整解析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土基坑发生过的工程事故多与水浸入有关,因而设计对浸水可能性的判定和相应预防措施的采用,尤为重要。

基坑工程设计资料不完整解析

【规范规定】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

3.1.8.基坑工程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

1.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要求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用地红线范围图,建(构)筑物总平面图,地下结构平面图、剖面图,地基处理和基础平面布置及其结构图,基础埋深等。

3.临近已有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及设施的类型、分布情况、结构形式及质量状况,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情况、重要性及其现状等。

4.基坑周边地面可能的堆载及大型机械车辆运行情况;施工现场用水、排水量大的建(构)筑物分布情况。

5.当地基坑工程经验及施工能力。

6.基坑周围地面排水情况,地面雨水、污水、上下水管线排入或渗入基坑坡体的可能性及其管理控制资料。(www.xing528.com)

【解析】

基坑工程设计应具备的资料:

(1)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首先要认真阅读和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了解基坑周边土层的分布、构成、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条件及土的渗透性能等,以便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并进行设计计算。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目前一般针对建筑场地和地基勘察而完成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不能完全满足基坑支护设计需求,尤其是对一级基坑工程,一般勘察报告提供的工程地质剖面和各项土工参数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因而强调以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为前提,必要时可由支护设计方提出,进行专门的基坑工程勘察。

(2)取得用地界线图、建筑总平面图、地下结构平面图、剖面图和地基处理、基础形式及埋深等参数,主要是考虑在满足基础施工可能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减小基坑土方开挖范围和支护工程量,尽可能做到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3)邻近建筑和地下设施及结构质量、基坑周边已有道路、地下管线等情况,主要依靠业主提供或协调,进行现场调查取得。经验证明在城区开挖深基坑时,周边关系较复杂,而且地下管线属多个部门管理,仅靠业主提供往往不够及时,也不可能详细地了解情况,据实设计。

(4)基坑工程应考虑施工荷载(堆料、设备)及可能布置的机械车辆运行路线,应考虑上部施工塔吊安装位置及工地临时建筑位置与基坑的距离,尤其是工地大量用水的建筑与基坑的安全距离,并采用切实措施保证用水不渗入基坑周边土体。

(5)当地基坑工程经验及施工能力对支护设计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缺乏工程经验的地区进行支护设计时,更要注意了解、收集当地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据此按工程类比法指导设计。

(6)判定基坑在使用期间受水浸湿的可能性。黄土由于其特殊性,遇水湿陷、软化,强度迅速降低且基坑侧壁土体重量迅速增加,十分不利,因而对基坑周围地面和地下管线排水渗入或排入基坑坡体的可能性应取得可靠资料。黄土基坑发生过的工程事故多与水浸入有关,因而设计对浸水可能性的判定和相应预防措施的采用,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