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设已知数值的角:测量员上岗必读

测设已知数值的角:测量员上岗必读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测设已知数值的角,就是在地面上给出两点和一个设计角,要求测设出另一点。扳上复测器,平转镜,将读数对到要测角139°50′在视线方向线上,定出B2点。测角时在后视读数的基础上加上设计角β作为前视读数b。例如J6级经纬仪允许误差为12″,即测已知角的数值时,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大于12″。在测设已知数值的角时,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大于24″。

测设已知数值的角:测量员上岗必读

测设已知数值的角,就是在地面上给出两点和一个设计角,要求测设出另一点。

如图4-12所示,OA是地面上给出的两点,要求以O点为角顶,顺时针测设一个β=49°50′的角,定出B点,测角步骤如下:

1.正倒镜法

(1)将仪器安于O点,将度盘对到0°00′00″。

(2)先扳下复测器,后放松水平制动,用正镜照准A点。

(3)先扳上复测器,后放松水平制动,平转镜,将度盘读数对到要测角49°50′(若使用测微轮式仪器,先将测微尺对到小数部分,后对度盘整数部分),检查全部读数符合设计角后,在视线方向线上定出B点。

978-7-111-53943-8-Part02-51.jpg

图4-12 正倒镜法测已知角

以上用正镜观测的叫半测回,为了校核,并消除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及横轴不垂直竖轴所产生误差的影响,用倒镜再测半测回。

(4)将度盘读数对到90°00′00″,用倒镜照准A点。扳上复测器,平转镜,将读数对到要测角139°50′在视线方向线上,定出B2点。

(5)正常情况下B1B2近于重合,取B1B2中点B作为观测成果。∠AOB就是要求的设计角。

上述测法中,初始读数为0°00′00″,这样计算简便,不易出错,是常用的方法。还可用角值相加的方法测角(在有的仪器不能对准0°00′00″去照准后视时)。方法是:

仍测设β=49°50′的角,当度盘读数为任意数值时,用望远镜照准A点(同图4-13),读取后视读数,如a=14°40′15″。测角时在后视读数的基础上加上设计角β作为前视读数b

b=α+β=14°40′15″+49°50′=64°30′15″

在后视读数为14°40′15″的基础上,扳上复测器,平转镜,将度盘全部读数对到64°30′15″位置,在前视方向线上定出B1一点。同前法再定出B2点,取B1B2点中间点B作为测量成果。

2.角值改正法

仍以测β=49°50′为例,在O点安仪器,先用正镜测出B1点,如图4-13所示。然后用测回法反复(二次以上)测量β1角,求出平均角值,如β1=49°49′30″,计算B1β角差值Δβ。(www.xing528.com)

Δβ=β-β1=49°50′-49°49′30″=30″

OB=80m,用下式求出修改数:

978-7-111-53943-8-Part02-52.jpg

改正方法:从B1点沿垂线方向向外量12mm定出B点,得β角。

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需逆时针方向测角,图4-13中OA为给定的两点,欲逆时针测设角α,定出B点。水平度盘一般都是顺时针注字,逆时针测角时,把测右角变成测左角,换算方法是:

β=360°-α

然后按顺时针测出β角,定出B点。

测角在前视方向右侧称右角,在前视方向左侧称左角。

对所用仪器来说,允许误差为仪器的两倍中误差。例如J6经纬仪允许误差为12″,即测已知角的数值时,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大于12″。在测设已知数值的角时,两半测回角值之差(图4-13中∠B1OB2)不大于24″。

J6级经纬仪两次投点允许误差见表4-2。

978-7-111-53943-8-Part02-53.jpg

图4-13 改正法测已知角

4-2 J6级经纬仪两次投点允许误差

978-7-111-53943-8-Part02-54.jpg

使用测微轮式仪器,照准目标读数时转动测微轮,只是调节了光路系统中度盘的影像,而度盘本身没有动,望远镜也没有动。反过来,转动望远镜时,测微尺的读数也不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