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员上岗必读观测点的测设

测量员上岗必读观测点的测设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观测点的要求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二)选择观测点的位置观测点应设在能够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有代表性的地方。点位数量要视建筑物的大小和平面布置情况,由技术人员和观测人员确定。(三)观测点的形式观测点可选用图12-1的构造形式。观测点应垂直埋设,与基础边缘的间距不得小于50mm,埋设后将四周混凝土压实,待混凝土凝固后用红油漆编号。

测量员上岗必读观测点的测设

(一)观测点的要求

(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凸出的半球形或有明显的凸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

(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4)当建筑物施工达到建点高度时,要及时建点,及时测出初始数据。

(二)选择观测点的位置

观测点应设在能够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有代表性的地方。如房屋拐角、沉降缝两侧、基础结构变化、荷载变化和地质条件变化的地方,对于圆形构筑物,应对称地设在构筑物周围。点位数量要视建筑物的大小和平面布置情况,由技术人员和观测人员确定。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30m。

(三)观测点的形式

观测点可选用图12-1的构造形式。图12-1a是在墙体内埋设一角钢,外露部分置尺处焊一半圆球面。图12-1b是在墙体内或柱身内埋一直径20mm的弯钢筋,钢筋端头磨成球面。图12-1c是在基础面上埋置一短钢筋。

(四)观测点的设置

1.设备基础观测点的形式及埋设

一般利用铆钉或钢筋来制作,然后将其埋入混凝土内,其形式如下。

(1)垫板式:用长60mm、直径20mm的铆钉,下焊40mm×40mm×5mm的钢板,如图12-2a所示。

(2)弯钩式:将长约100mm、直径20mm的铆钉一端弯成直角,如图12-2b所示。

(3)燕尾式:将长80~100mm、直径20mm的铆钉,在尾部中间劈开,做成夹角为30°左右的燕尾形,如图12-2c所示。

978-7-111-53943-8-Part03-137.jpg

图12-1 观测点构造形式

(4)U字式:用直径20mm、长约220mm左右的钢筋弯成“U”形,倒埋在混凝土之中,如图12-2d所示。

如观测点使用期长,应埋设有保护盖的永久性观测点,如图12-3a所示。对于一般工程,如因施工紧张而观测点加工不及时,可用直径20~30mm的铆钉或钢筋头(上部锉成半球状)埋置于混凝土中作为观测点,如图12-3b所示。

978-7-111-53943-8-Part03-138.jpg

图12-2 设备基础观测点

978-7-111-53943-8-Part03-139.jpg

图12-3 永久性观测点(www.xing528.com)

2.建筑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及埋设

(1)预制墙式观测点(图12-4):它是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其大小可做成普通砖规格的1~3倍,中间嵌以角钢,角钢棱角向上,并在一端露出50mm。在砌砖墙勒脚时,将预制块砌入墙内,角钢露出端与墙面夹角为50°~60°。

(2)燕尾形观测点(图12-5):利用直径20mm的钢筋,一端弯成90°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

(3)角钢埋设观测点(图12-6):用长120mm的角钢,在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埋入墙内,并以1∶2水泥砂浆填实。

978-7-111-53943-8-Part03-140.jpg

图12-4 预制墙式观测点

978-7-111-53943-8-Part03-141.jpg

图12-5 燕尾形观测点

978-7-111-53943-8-Part03-142.jpg

图12-6 角钢埋设观测点

3.柱身观测点的形式及设置

(1)钢筋混凝土柱:用钢凿在柱子±0标高以上10~50cm处凿洞(或在预制时留孔),将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或铆钉,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以1∶2水泥砂浆填实,如图12-7a所示。亦可采用角钢作为标志,埋设时使其与柱面呈50°~60°的倾斜角,如图12-7b所示。

(2)钢柱:将角钢的一端切成使脊背与柱面呈50°~60°的倾斜角,将此端焊在钢柱上,如图12-8a所示;或者将铆钉弯成钩,将其一端焊在钢柱上,如图12-8b所示。

978-7-111-53943-8-Part03-143.jpg

图12-7 钢筋混凝土柱观测点

978-7-111-53943-8-Part03-144.jpg

图12-8 钢柱观测点

4.观测点设置的注意事项

(1)铆钉或钢筋埋在混凝土中露出的部分,不宜过高或过低,高了易被碰斜撞弯,低了不易寻找,而且水准尺置在点上会与混凝土面接触,影响观测质量。

(2)观测点应垂直埋设,与基础边缘的间距不得小于50mm,埋设后将四周混凝土压实,待混凝土凝固后用红油漆编号。

(3)埋点应在基础混凝土将达到设计标高时进行。如混凝土已凝固须增设观测点时,可用钢凿在混凝土面上确定的位置凿一洞,将标志埋入,再以1∶2水泥砂浆灌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