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猎德村名的三种说法及相关故事

猎德村名的三种说法及相关故事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猎德村整体改造成为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典范,引起世人注目,猎德村名的意思也被多人问及。据考证,猎德村名的意思有三种说法,三种说法村中都认可,只是第一种说法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此译音刚好与猎德的“猎”同音,故有此说。猎德祠堂群中的猎将军雕像猎人坊第三种说法也与一位将军有关,来自乡间传说。

猎德村名的三种说法及相关故事

蔡维朗

猎德新村

猎德旧村位于今广州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本是典型的“城中村”,2007年8月,通过拍卖部分地块,获取资金,将这笔资金用于兴建新村和其他附属设施。3年后的2010年10新猎德村建成,现代化的小区取代原来狭窄的街巷,豪华的电梯楼房替换过去阴暗的“握手楼”,赢得中央及省市主要领导高度赞扬,社会各界一片掌声。

猎德村整体改造成为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典范,引起世人注目,猎德村名的意思也被多人问及。据考证,猎德村名的意思有三种说法,三种说法村中都认可,只是第一种说法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

第一种说法。“猎德”一词出自传统经典古籍、古诗词,意思是:“像打猎那样去猎取高尚的品德。”西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扬雄的《法言义疏·学行》中有:“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也。’”(有人说:“耕种得不到收获,狩猎得不到猎物,那还耕种和狩猎吗?”回答说:“耕种真理而得到真理,猎取道德而得到道德,就是收获和猎物呀!”)晋代文学家相荣曾作《猎德赋》。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1045—1105)的诗《送李德素归书城》中有“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说明在北宋时期“猎德”一词曾经很流行,《元丰九域志》(著于北宋年间),其中也有记载“猎德”,正好相互印证。此外,旧楹联曾有“耕道猎德,枕仁籍义”或“耕道猎德,路义宅仁”之句。古人用的“猎德”一词,通常是将“猎”字作动词用。“猎德”,就是追求完美的道德。猎德村自古是崇尚礼仪文化之乡,可能是村中有文化之人受当时时尚的影响而起这样的村名。村中有尚德居、怀德里、崇德巷、崇礼巷、居仁里、德和巷、合德里等追求高尚品德的街巷名称。

《元一统志》有“慕德镇”一名。据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曾昭璇研究,“慕德镇”即“猎德镇”。“慕”与“猎”均为动词,追求的意思(见曾昭璇《宋代广州卫星城镇考》)。(www.xing528.com)

2011年5月9日,《猎德新村记》碑立于新村之中,并举行大型揭幕仪式。碑文首句便是:“古村猎德,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用碑文形式认同“猎德”的意思是猎取高尚道德的意思。

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位姓猎的将军恩德,故名“猎德”。此说见于1958年编写的《猎德村志》。说清顺治七年(1650),清兵攻打广州城的明朝军队,欲以炮火摧毁村庄。幸得有位姓猎的将军从江上乘船赶来,加以阻拦,村庄得以幸免于难,村人感其德,故易村名为猎德。据村中李氏古族谱及清同治《番禺县志》记载,当时的确清军包围村庄,要将村民赶走,村庄用来驻兵,并且已经拆毁祠堂。当时,猎德村长老李物华、李玄同挺身而出,前往与清军交涉,李物华被清军囚禁,李玄同被清军杀害,最后以三千八百两金赎猎德村。至于其中交涉过程中,也可能真的是有位猎将军被李物华、李玄同的爱村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壮烈行为所感动,于是从中拯救,使猎德村免于像龙洞村那样全村被烧杀抢光。查百家姓中没有猎姓,可能此是清军满族人八旗部落姓氏的译音。此译音刚好与猎德的“猎”同音,故有此说。“猎德”即猎将军的恩德。如果真有此事的话,应该是字音上的巧合。2009年2月,复建的祠堂群前,新建一尊古代将军挥剑跃马的塑像,就是取材于上述传说。

猎德祠堂群中的猎将军雕像

猎人

第三种说法也与一位将军有关,来自乡间传说。说宋朝有一位将军到此打猎,得到很多猎物,而“得”与“德”同音相通,故名猎德。2011年重建猎德涌西岸,将西岸大街命名为“猎人坊”,其中也有这层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