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般规定-结构检测与鉴定

一般规定-结构检测与鉴定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7年的使用,未见鉴定评级的明显失误。此时,应根据试验目的和检验结果、构件的实际状况和使用条件,按现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等的规定进行评定。在上述原则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分别按第7.4.2 ~7.4.4节的具体规定评定。

一般规定-结构检测与鉴定

单个构件的鉴定评级包括对其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的评定,并可以在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评定结果的基础上对其可靠性等级进行评定。

1)构件安全性等级评定原则

(1)承载能力评定等级标准

与《民标》采用概率极限状态鉴定法不同,《工标》承载能力评定更多基于工程实践,其b级、c 级、d 级的抗力效应比也较《民标》 要求略低。 原《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 144—1990)中结构构件承载能力评定等级标准是根据我国当时的整体国力和工业建筑的实际,在大量工程实践总结和工程倒塌事故统计分析、可靠度校核分析、尺度控制以及专家意见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时标准规范和实际工程结构可以接受的可靠度水准。 后续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是在2000 年系列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工业建筑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在保持原分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对《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 144—1990)各等级的可靠性标准进行了适当提高。 经过7年的使用,未见鉴定评级的明显失误。 需说明的是,在承载能力评定时,钢结构较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要求更加严格。

在总结1990 年和2008 年两代鉴定标准可靠指标分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中规定的“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应保证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处置量”原则和国际标准《结构设计基础——既有结构的评定》(ISO 13822—2010)提出的“最小结构处理”原则,提出新的可靠指标分级标准,调低了抗力作用效应比分级标准c、d 级的界限。

(2)构件安全性等级评定

①构件的安全性等级应通过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两个项目分析评定。 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对于构件的安全性同等重要,不能仅评定其中一个项目就给出评定结果,应取其中较低等级作为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承载能力项目的校核可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即对于荷载效应进行检验就是承载能力项目的评定。 满足构造和连接要求是保证构件预期承载能力的前提条件,构造和连接不满足要求时,意味着承载能力的降低;当国家有关标准有预埋件和构造连接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时,应分别按其构件承载能力评级标准进行等级评定。

②当已确定构件处于危险状态时,构件的安全性等级应评定为d 级。

③当构件的变形过大、裂缝过宽、腐蚀以及缺陷和损伤严重时,应考虑其不利情况对构件安全性评级的影响。 与《民标》不同,《工标》未将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裂缝和其他损伤等作为单独的检查项目。

④构件的安全性等级通过载荷试验评定时,应根据试验目的和检验结果、构件的实际状况和使用条件,按现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等的规定评定。

在上述评定原则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构件的安全性等级分别按第7.4.2 ~7.4.4 节的具体规定评定。 除专门说明外,评定结果取a 级或b 级,可根据其实际完好程度确定;评定结果取c 级或d 级,可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确定。

2)构件使用性等级评定原则

①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可根据实际使用状况直接评定为a 级或b 级:(www.xing528.com)

a.经详细检查未发现构件有明显的变形、缺陷、损伤、腐蚀、裂缝、老化,也没有累积损伤问题,构件状态良好或基本良好。

b.在目标使用年限内,构件上的作用和环境条件与过去相比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构件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②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应通过裂缝、变形或偏差、缺陷和损伤、腐蚀、老化等项目分析评定。

③当构件的变形过大、裂缝过宽、腐蚀以及缺陷和损伤严重时,其使用性等级应评为c 级。

④构件的使用性等级也可通过载荷试验进行评定。 此时,应根据试验目的和检验结果、构件的实际状况和使用条件,按现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等的规定进行评定。

在上述原则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分别按第7.4.2 ~7.4.4节的具体规定评定。

3)构件可靠性等级评定原则

①当构件的使用性等级为a 级或b 级时,应按安全性等级确定。

②当构件的使用性等级为c 级、安全性等级不低于b 级时,宜定为c 级。

③位于生产工艺流程关键部位的构件,可按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中的较低者确定。

这个综合评定的原则体现了结构可靠性鉴定以安全性为主,并注重正常使用性这一总原则。 其中,当构件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或不至于造成问题(a 级或b 级),而构件的使用性存在问题(使用性等级为c 级),也需要进行修复处理使其可正常使用,可靠性等级宜定为c 级;对位于生产工艺流程关键部位的构件,考虑生产和使用上的高要求,可以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中较低等级直接确定,或对第1 款评定结果按此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