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卷尺量距的技巧和要求

钢卷尺量距的技巧和要求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平坦地面,钢卷尺沿地面测量的结果就是水平距离。对于钢卷尺量距导线,钢卷尺量距往返测量较差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3000,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1/1000。当量距的相对误差没有超过规定时,取距离往、返测量的平均值作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如果钢卷尺在检定时,尺间按一定距离设有水平托桩,或沿水平地面测量,而在实际作业时不能按此条件量距,须悬空测量,钢卷尺必然下垂,此时对所量距离必须进

钢卷尺量距的技巧和要求

1.测量工具

(1)钢卷尺。钢卷尺是用钢制成的带状尺,尺的宽度为10~15mm,厚度约为0.4mm,长度有20m、30m、50m等几种。钢卷尺有卷放在圆盘形的尺壳内的,也有卷放在金属或塑料尺架上的,如图3-1所示。钢卷尺的基本分划为厘米(cm),在每厘米、每分米及每米处,印有数字注记。

978-7-111-49395-2-Chapter03-1.jpg

3-1 钢卷尺

根据零点位置的不同,钢卷尺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两种。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如图3-2a所示;刻线尺是以尺前端的一条分划线作为尺的零点,如图3-2b所示。

978-7-111-49395-2-Chapter03-2.jpg

3-2 钢卷尺的分刻

a)端点尺 b)刻线尺

(2)其他辅助工具。有测钎、标杆、垂球,精密量距时还需要有弹簧秤、温度计和尺夹。测钎用于标定尺端点位置(图3-3a);标杆用于直线定线(图3-3b);垂球用于在不平坦地面测量时,将钢卷尺的端点垂直投影到地面;弹簧秤用于对钢卷尺施加规定的拉力(图3-3c);温度计用于测定钢卷尺量距时的温度(图3-3d),以便对钢卷尺测量的距离进行温度改正;尺夹用于安装在钢卷尺末端,以方便持尺员稳定钢卷尺。

978-7-111-49395-2-Chapter03-3.jpg

3-3 钢卷尺量距的辅助工具

a)测钎 b)标杆 c)弹簧秤 d)温度计

978-7-111-49395-2-Chapter03-4.jpg

3-4 平坦地面的距离测量

2.测量方法

(1)平坦地面的距离测量。测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如图3-4所示,清除待量直线上的障碍物后,在直线两端点AB竖立标杆,后尺手持钢卷尺的零端位于A点,前尺手持钢卷尺的末端和一组测钎沿AB方向前进,行至一个尺段处停下。后尺手用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卷尺拉在AB直线上,后尺手将钢卷尺的零点对准A点。当两人同时将钢卷尺拉紧后,前尺手在钢卷尺末端的整尺段长分划处竖直插下一根测钎(在水泥地面上测量插不下测钎时,可用油性笔在地面上画线做记号)得到1点,即量完一个尺段。前、后尺手抬尺前进,当后尺手到达插测钎或画记号处时停住。重复上述操作,量完第二尺段。后尺手拔起地上的测钎,依次前进,直到量完AB直线的最后一段为止。

最后一段距离一般不会刚好为整尺段的长度,称为余长。测量余长时,前尺手在钢卷尺上读取余长值,则最后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AB=n×尺段长+余长 (3-1)

式中 n——整尺段数。

在平坦地面,钢卷尺沿地面测量的结果就是水平距离。为了防止测量中发生错误和提高量距的精度,需要往返测量。上述为往测,返测时要重新定线。往返测量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K

978-7-111-49395-2-Chapter03-5.jpg

式中 DAB——往返测量距离的平均值。

在计算距离较短的相对误差时,一般将分子化为1的分式,相对误差的分母越大,说明量距的精度越高。对于钢卷尺量距导线,钢卷尺量距往返测量较差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3000,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1/1000。当量距的相对误差没有超过规定时,取距离往、返测量的平均值978-7-111-49395-2-Chapter03-6.jpg作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978-7-111-49395-2-Chapter03-7.jpg

3-5 倾斜地面平尺测量法

(2)倾斜地面的距离测量

1)平尺测量法。在斜坡地段测量时,可将尺的一端抬起,使尺身水平。若两尺端高差不大,可用线坠向地面投点,如图3-5a所示。若地面高差较大,则可利用垂球架向地面投点,如图3-5b所示。若量整尺段不便操作,可用零尺段测量。一般来说,从上坡向下坡测量比较方便,因为这时可将尺的0端固定在地面桩上,尺身不致窜动。平尺测量时应注意:定线要直;垂线要稳;尺身要平;读数要与垂线对齐;尺身悬空大于6m时,要设水平托桩。

2)斜距测量法。如图3-6所示,先沿斜坡量尺,并测出尺端高差,然后计算水平距离。计算有下列两种方法:

①三角形计算法。在直角三角形中,按勾股弦定理,水平测量记录可参照表3-1填写。表中用的是一把50m钢卷尺,已知该尺名义长度比标准尺长8mm,测量温度为25℃,测得AB两点间高差为6.50m,BC两点高差1.60m,数值考虑了比长、温度、拉力、垂曲及倾斜等项的改正。

978-7-111-49395-2-Chapter03-8.jpg

3-6 斜距测量

3-1 水平测量记录

978-7-111-49395-2-Chapter03-9.jpg

三角函数法。在图3-6中,若知道斜坡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倾斜角,则可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计算水平距离。

L=lcosα (3-3)

3.钢卷尺量距的改正数

(1)钢卷尺尺长改正数的理论公式。用钢卷尺测量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时,因钢卷尺本身有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在两点之间测量的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此外,因钢卷尺在两点之间无支托,使尺下挠引起垂曲误差,为使下挠垂曲小一些,需对钢卷尺施加一定的拉力,此拉力又势必使钢卷尺产生弹性变形,在尺端两桩高差为零的情况下,可列出钢卷尺尺长改正数理论公式的一般形式为

ΔLiCiPiSi (3-4)

式中 ΔLi——零尺段尺长改正数;

ΔCi——零尺段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

ΔSi——钢卷尺尺长垂曲改正数;(www.xing528.com)

ΔPi——钢卷尺尺长拉力改正数。

钢卷尺上的刻划和注字,表示钢卷尺名义长度,由于钢卷尺设备制造、工艺流程和控制技术的影响,会有尺长误差,为了保证量距的精度,应对钢卷尺做检定,求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

检定钢卷尺长度(水平状态)是在野外钢卷尺基线场标准长度上,每隔5m设一托桩,以比长方法施以一定的检定压力,检定0~30m或0~50m刻划间的长度,由此可按通用公式计算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

ΔL平检=L-L (3-5)

式中 ΔL平检——钢卷尺水平状态检定拉力P0、20℃时的尺长误差改正数;

L——比尺长基线长度;

L——钢卷尺量得的名义长度。

当钢卷尺尺长误差分布均匀或为系统误差时,钢卷尺尺长误差与长度成比例关系,则零尺段尺长误差的改正公式为

978-7-111-49395-2-Chapter03-10.jpg

式中 ΔCi——零尺段尺长误差改正数;

Li——零尺段长度;

L——整尺段长度。

所求得的尺长改正数亦可送有资质的单位去做检定。

(2)温度改正。钢卷尺的长度是随温度而变化的。钢的线胀系数α一般为0.0000116~0.0000125,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取α=0.000012。若量距时的温度t不等于钢卷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t0t0一般为20℃),则每一整尺段L的温度改正数ΔLt按下式计算

ΔLt=αt-t0L (3-7)

(3)垂曲改正。如果钢卷尺在检定时,尺间按一定距离设有水平托桩,或沿水平地面测量,而在实际作业时不能按此条件量距,须悬空测量,钢卷尺必然下垂,此时对所量距离必须进行垂曲改正。

垂曲改正数按下式计算

978-7-111-49395-2-Chapter03-11.jpg

式中 W——钢卷尺每米重量(N/m);

L——尺段两端间的距离(m);

P——拉力(N)。

例如,L=28m,W=0.19N/m,P=100N代入上式,则

978-7-111-49395-2-Chapter03-12.jpg

(4)拉力改正。钢卷尺长度在拉力作用下有微小的伸长,用它测量距离时,读得的“假读数”必然小于真实读数,所以应在“假读数”上加拉力改正数,此改正数可用材料力学中的虎克定律算出,而在弹性限度内,钢卷尺的弹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式为

978-7-111-49395-2-Chapter03-13.jpg

因钢卷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已含有P0拉力的弹性伸长,则上式改为

978-7-111-49395-2-Chapter03-14.jpg

978-7-111-49395-2-Chapter03-15.jpg

式中 P——测量时的拉力;

P0——检定时的拉力;

Li——零尺段长度;

G——钢卷尺延伸系数。

通常,在实际测量距离时所使用的拉力,总是等于钢卷尺检定时所使用的拉力,因而不需进行拉力改正。

4.钢卷尺的检定

(1)自检。以经过检定的钢卷尺作为标准尺,把被检尺与标准尺进行比较。方法是:选择平坦场地,两把尺的长度应相等(都是30m或50m),两尺平行摆放,先将两尺的0刻划线对齐,然后施以同样大小的拉力,则被检尺与标准尺整尺段的差值就是被检尺的误差。如图3-7中30m处的刻划差。这种检验方法要经过三次以上的重复比较,最后取平均差值作为检定成果。经检定过的钢卷尺要在尺架上编号,注明误差值,以备精密测量使用。

978-7-111-49395-2-Chapter03-16.jpg

3-7 比较法检定钢卷尺

(2)送检。将尺送专业部门检定,由专业部门提供检验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