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形测量技术:钢尺量距

地形测量技术:钢尺量距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分式形式。

地形测量技术:钢尺量距

5.1.1 量距的工具

1.钢尺

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

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径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20cm色段,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测钎

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上部弯成小圆环,下部磨尖,直径3~6mm,长度30~40cm。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通常6根或11根系成一组。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www.xing528.com)

锤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5.1.2 钢尺一般量距的方法

1.平坦地区的距离丈量

丈量前,先将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A、B用木桩(桩上钉一小钉)标志出来,然后在端点的外侧各立一标杆,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即可开始丈量。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后尺手持尺的零端位于A点,并在A点上插一测钎。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组测钎5根(或10根),沿AB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处停下。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直线方向上;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B点,当两人同时把钢尺拉紧、拉平和拉稳后,前尺手在尺的末端刻线处竖直地插下—测钎,得到点L,这样便量完了一个尺段。随之后尺手拔起A点上的测钎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进,同法量出第二尺段。如此继续丈量下去,直至最后不足一整尺段(n-B)时,前尺手将尺上某一整数分划线对准B点,由后尺手对准n点在尺上读出读数,两数相减,即可求得不足一尺段的余长,为了防止丈量中发生错误及提高量距精度,距离要往、返丈量。上述为往测,返测时要重新进行定线,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分式形式。

2.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量法。沿倾斜地面丈量距离,当地势起伏不大时,可将钢尺拉平丈量,丈量由A向B进行,甲立于A点,指挥乙将尺拉在AB方向线上。甲将尺的零端对准A点,乙将尺子抬高,并且目估使尺子水平,然后用垂球尖将尺段的末端投于地面上,再插以插钎。若地面倾斜较大,将钢尺抬平有困难对,可将一尺段分成几段来平量。

(2)斜量法。当倾斜地面的坡度均匀时,可以沿着斜坡丈量出AB的斜距L,测出地面倾斜角,然后计算AB的水平距离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