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柱构件钢筋平法识图|结构识图与钢筋算量

柱构件钢筋平法识图|结构识图与钢筋算量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柱构件识图方法柱构件平法识图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图2.1列表注号方式示例图2.2截面注写方式示例图2.3柱嵌固部位标示例图2.4柱列表注写柱构件编号柱构件编号由代号、序号两项组成,见表2.3。)柱箍筋识图案例见表2.4。表2.4柱箍筋识图案例柱纵筋识图柱的纵筋分角筋与中部纵筋两种。

柱构件钢筋平法识图|结构识图与钢筋算量

1)柱平法施工图表达方式

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一般只需采用适当比例绘制一张柱平面布置图,包括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图2.1)。

(2)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指在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需要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见图2.2。

在柱平法施工图中,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并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表达为:

①框架柱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无须注明。

②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在层高表嵌固部位标高下使用双细线注明,并在层高表下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高。

③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可在层高表中地下室顶板标高下使用双虚线注明(见图2.3),此时首层柱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及纵筋连接位置均按嵌固部位要求设置。

2)柱构件识图方法

柱构件平法识图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柱构件的编号,在柱平法施工图上识别出是哪一根柱。第二层次:就具体的一根柱,识别列表注写与截面注写每个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3)柱构件识图

(1)柱列表注写的内容

柱构件列表注写,必注值包括柱编号、截面尺寸、起止标高、纵筋配筋(包括角筋和中部纵筋)、箍筋配筋及箍筋类型号与肢数(见图2.4)。

图2.1 列表注号方式示例

图2.2 截面注写方式示例

图2.3 柱嵌固部位标示例

(www.xing528.com)

图2.4 柱列表注写

(2)柱构件编号

柱构件编号由代号、序号两项组成,见表2.3。

表2.3 柱构件编号

转换柱包括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柱和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支承托柱转换梁的柱。转换柱是广义的框支柱。

注:所谓转换层就是因使用功能不同,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转换层的柱为转换柱,转换层的梁为转换梁。如果是局部的转换,柱为框支柱,梁为框支梁。支承上部剪力墙的为框支梁,支承上部框架柱的为转换柱,支承框支梁的柱为框支柱。

(3)柱箍筋识图

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型号。

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当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时,应在括号中注明核心区箍筋直径及间距。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

具体工程所设计的各种箍筋类型图以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需画在表的上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表中相应的b、h和类型号。(注: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以及箍筋肢距的要求。“隔一拉一”的意思是:相邻两根箍筋的垂直肢之间最多只允许有一根柱纵筋不被箍筋拉住。)

柱箍筋识图案例见表2.4。

表2.4 柱箍筋识图案例

(4)柱纵筋识图

柱的纵筋分角筋与中部纵筋两种。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包括矩形柱、圆柱和芯柱),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对于采用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柱纵筋识图案例见表2.5。

表2.5 柱纵筋识图案例

(5)柱截面注写方式识图

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