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设计与节点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设计与节点设计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柱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规程要求的搭接长度33d×1.6=52.8d预留钢筋长度达1.3 m,不方便构件的预制、运输、吊装。图6-52框架梁柱节点图6-53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图6-54梁柱节点5.预制混凝土外模板PCF的增设外立面预制柱及预制外框架梁外侧增设预制混凝土外模板,完全取消了外脚手架及外模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设计与节点设计

1.框架柱连接节点

本工程框架柱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图6-51),将预制柱层间上下钢筋连接长度大幅缩短。若柱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规程要求的搭接长度33d×1.6=52.8d(以d=25为例)预留钢筋长度达1.3 m,不方便构件的预制、运输、吊装。采用直螺纹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后,连接长度仅仅为8d。预留钢筋长度从1.3 m缩短至0.2 m。

2.梁柱连接节点

图6-51 预制柱套筒灌浆

本工程框架梁柱节点采用键槽节点,框架节点的标准做法如图6-52所示。将预制框架梁键槽端部梁底钢筋根据设计要求伸出部分钢筋直接锚入框架节点内,如水平锚固长度不满足要求则采用加钢筋锚固板的方式,从而减少了梁端键槽内U形钢筋的数量,增加了连接的可靠性、施工的便易性,同时保证了节点的抗震性能。

3.主次梁连接节点

考虑到本工程中次梁跨度较大(L>11 m),主次梁连接采用主次梁节点后浇的方式,主梁中部预留连接区段,底筋连续,次梁端部伸出底筋,预留抗剪键槽,该连接方式不仅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而且施工方便,能满足构件生产安装的相关要求,见图6-53所示。

4.叠合楼板连接节点

本工程楼板采用非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层60 mm+现浇层70 mm)(图6-54),叠合板受力端板底受力筋不伸出预制板端,在叠合板的叠合面处附加钢筋,在满足板底钢筋支座锚固要求的前提下,方便了叠合板的吊装就位。叠合板非受力端在预制板面附加分布钢筋,增加整体连接性。

图6-52 框架梁柱节点(www.xing528.com)

图6-53 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

图6-54 梁柱节点

5.预制混凝土外模板PCF的增设

外立面预制柱及预制外框架梁外侧增设预制混凝土外模板(PCF),完全取消了外脚手架及外模板(图6-55、图6-56)。

图6-55 预制柱外模板

图6-56 预制梁外模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