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屋顶层设计常规及防火要求

屋顶层设计常规及防火要求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 通则6.13.2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表6.13.2的规定。5 防规6.3.7建筑屋顶上的开口与邻近建筑或设施之间,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6 防规7.3.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9 住设6.8.5竖向排气道屋顶风帽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建筑砌筑体。

屋顶层设计常规及防火要求

扫描进入建识网

表3-14 屋顶层平面涉及的规范条款

图3-79 烟道和通风道出屋面的规定

图3-80 排气道出屋面高度的规定

图3-81 屋面有围护结构的房间面积计算的规定

图3-82 电梯机房门的规定

图3-82 电梯机房门的规定(续)

规范原文摘录

1 通则6.6.3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 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 m及24 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 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 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 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 m高度内不宜留空;

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 m;

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 m。

2 通则6.13.2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表6.13.2的规定。

表6.13.2 屋面的排水坡度

注:1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

2 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25%,当坡度大于25%时应采取固定和防止滑落的措施;

3 卷材防水屋面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 mm。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防火墙;4 平瓦必须铺置牢固,地震设防地区或坡度大于50%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5 架空隔热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种植屋面坡度不宜大于3%。

3 通则6.14.4

烟道和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有利烟气扩散,并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和积雪深度确定。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 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坡屋面伸出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小于1.50 m时,应高出屋脊0.60 m;

2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1.50~3.00 m时,应高于屋脊,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 m;

3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大于3 m时,其顶部同屋脊的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大于10°,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 m。

4 防规5.5.26(www.xing528.com)

建筑高度大于27 m,但不大于54 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5 防规6.3.7

建筑屋顶上的开口与邻近建筑或设施之间,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6 防规7.3.6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7 住设6.2.6

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顶,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平屋面的门应向屋面方向开启。

8 住设6.2.7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的楼梯均应通至屋顶,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平屋面的门应向屋面方向开启。各住宅单元的楼梯间宜在屋顶相连通。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楼梯可不通至屋顶:

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 m2,且设有一座共用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住宅;

2 顶层设有外部联系廊的住宅。

9 住设6.8.5

竖向排气道屋顶风帽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建筑砌筑体。排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上人屋面、住户平台上时,应高出屋面或平台地面2 m;当周围4 m之内有门窗时,应高出门窗上皮0.6 m。

10 住设8.2.13

排水通气管的出口,设置在上人屋面、住户平台上时,应高出屋面或平台地面2.00 m;当周围4.00 m之内有门窗时,应高出门窗上口0.60 m。

11 屋面4.2.3

高层建筑屋面宜采用内排水;多层建筑屋面宜采用有组织外排水;低层建筑及檐高小于10 m的屋面,可采用无组织排水。多跨及汇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天沟排水,天沟找坡较长时,宜采用中间内排水和两端外排水。

12 屋面4.2.9

严寒地区应采用内排水,寒冷地区宜采用内排水。

13 面规3.0.17

设在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结构层高在2.20 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 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14 09措施/建7.3.4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金属檐沟、天沟的坡度可适当减小。沟底水落差不得大于200 mm。

15 09 措施/建 7.3.5

两个水落口的间距,一般不宜大于下列数值:有外檐天沟24 m;无外檐天沟、内排水15 m。

16 09 措施/建 7.3.6

水落口中心距端部女儿墙内边不宜小于0.5 m。

17 09措施/建7.13.1

每座建筑物均应设有通向屋面的出入口,如通向屋面的楼梯间。当无楼梯间通向屋面时,则应设上屋面的检修人孔。当为非高层建筑且建筑物高度大于10 m,需设消防梯时,也可利用室外消防梯通至屋面。

18 09措施/建7.13.3

当瓦屋面坡度大于或等于50%(≈27°)时,坡面的下端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檐口或女儿墙、栏杆等,以保证屋面检修人员的安全。

19 09措施/建9.5.4(节选)

4 消防电梯井道、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道、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电梯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20 09 措施/建 9.5.7

电梯底坑和顶板材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烧材料;电梯机房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除直接开向室外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